江砚和沈小夏婚后在百花村住了将近一个月,一个月后,两人一起去了趟沈小夏的老家,在那里也办了一场婚礼,之后,两人又出去玩了一个多月。
回到京市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两人到的时候是清晨,江砚拉着沈小夏,说是要给她一个惊喜。
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什刹海边的柳树枝条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江砚牵着沈小夏的手,站在一座朱漆大门前,门楣上挂着崭新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
“就是这里了,”江砚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铜钥匙,放在沈小夏手心里,“我们的家。”
沈小夏望着眼前的这座四合院,一时还真有点诧异,江砚每天忙事业的同时,居然还偷偷准备了这个惊喜,钥匙在她手心微微发烫,她抬头看向江砚,他的眉眼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温柔。
推开厚重的朱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精致的砖雕影壁,上面雕刻着“福禄寿”三仙的图案,影壁前摆放着两盆耐寒的冬青,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
“这影壁是原来的,我请老师傅重新修补了破损的地方,”江砚轻声解释,牵着沈小夏绕过影壁。
前院方砖墁地,两侧各有一排厢房,东厢房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厨房和餐厅,西厢房则是待客的茶室和书房,正房前种着一棵老石榴树,虽然冬日里枝叶凋零,但能想象来年夏天火红的花朵绽放的景象。
“这石榴树至少有五十年树龄了,”江砚抚摸着粗糙的树干,“前主人说它结的果子特别甜。”
穿过垂花门进入内院,这里更加私密安静,内院正房五间,中间是客厅,东边两间房间,其中一间是主卧室,西边两间房被打通,做了书房。
两侧同样有厢房,东厢几间作为客房,西厢则是洗漱室和储藏室,所有房屋的窗棂都换成了新的,但保留了传统的步步锦图案,玻璃擦得透亮。
“进来看看,”江砚推开主卧室的门。
卧室里,一张宽大的双人床上铺着崭新的红色缎面被子,床头柜上摆着一盏黄铜台灯,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梳妆台,镜框上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花纹,最让沈小夏惊喜的是,墙上挂着她和江砚的许多照片,照片周围还用干花做了装饰。
“这些家具……”
“都是按你喜欢的样式找的,”江砚有些腼腆地笑了,“我记得你以前描述过,托人在苏州找了老师傅定做的。”
沈小夏走到衣橱前,拉开柜门,里面整齐地挂着不少新衣服,都是她的尺寸,一时心中很是欢喜,她转身扑进江砚怀里,“阿砚,谢谢你,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江砚轻拍她的背,“带你看看书房,你肯定更喜欢。”
书房里,一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从文学名着到专业教材,甚至还有几本难得的外文原版书,靠窗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桌上摆着崭新的钢笔和墨水,旁边是一盏绿色玻璃罩的台灯。
“这些书……”
“有些是我这些年攒的,有些是新买的,知道你爱看书,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小天地了。”
江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飘》,“这本是最新译本,书店刚到货我就买来了。”
沈小夏接过书,翻开扉页,上面是江砚工整的字迹,“致我的斯嘉丽——愿我们的故事比小说更美好。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