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史上十大明君 > 第180章(第11页)

第180章(第11页)

“又是国都沦陷,天子奔逃。”

“蜀地,这唐僖宗是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吧?”

李世民倦怠得早已说不出话了。

“又见銮舆幸蜀归,朕早已数不清到底是几陷国都天子几迁了。”

整个大殿,肉眼可见的凉。

但仙幕里的长安,更凉。

【诸道兵马入长安烧杀抢掠,纵火烧焚。】

【这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城里九衢积雪,寒冽尤剧,宫阙萧条,鞠为茂草。僵冻而死的百姓,官员横尸蔽地,惨不忍睹。】

【寒风萧瑟中,大唐,迎来了它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是个想要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僖宗时期藩镇割据,以兵力压制群藩的超强藩镇已经出现。

所以在唐昭宗十五年的执政生涯中,前期他励精图治,注重人才,扩充兵马,让京师人数达十万之众「1」,但……

一切都是无用功。

对藩王用兵发的结果就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朝廷有效兵力不足,朝廷威望降低。

不仅如此,还打破藩镇间平衡,使朱温一家独大,成为中原霸主,让大唐有机会直接亡于朱温手中。

不知道的,以为他是朱温派到大唐的卧底。】

李世民已经预料到大唐这位天子最后的结局了。

无非就是另一个汉献帝。

“藩镇割据已成为大唐帝国难以医治的痼疾了。”李世民目光悠悠,“无论这个末代皇帝如何用兵,都是徒劳。”

大唐积重难返,奇迹不会因为皇帝的主动用兵而发生变动,除非中央能够无差别的对所有强藩用兵,随意用兵的结果只会打破平衡,让朝廷损兵折将,禁军逃亡殆尽,让没有被讨伐到的藩王受益,让形势剧变而已。

【有人抱着上帝视角说:唐昭宗不应该擅自妄动。

动,则是他缺乏帝王的谋略才能度量城府,心机政治智谋。

重视人才是正确的,打击宦官是正确的,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打压藩王。

李克用是大唐最忠诚的臣子了,是唯一能够抗衡诸藩王的臣子了。

打压藩王就是做事莽撞,不谨慎细心,就是意气用事,不从容谨慎,就是混招晕招,加速唐帝国的灭亡。「1」

说:唐昭宗啊,应该隐忍不发。】

【但……

谁想做缩头乌龟呢?

隐忍不发是唐献宗。

但奋力一搏,单车变摩托,输了唐昭宗,但赢了,可是唐光武宗啊!

可惜,唐昭宗失败了。】

【历史,对唐昭宗深感扼腕,因为他已经把所能做的做到极限。

他能做的,也极为有限。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要知道唐昭宗当年也是被称之为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之君。

大唐亡国,其祸乱之来有渐积,积重难返,及其大势已去,岌岌已危。

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外患已成,皇帝也未经戎马,识人不明,内无贤佐。「1」

最后只能四处飘荡,如同无根之浮萍。】

【不乖的皇帝怎么办?那就挟天子。

想成为皇帝但出师无名怎么办?正面例子汉献帝的结局就在那里,‘挟天子以令诸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