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库爆炸的烟尘还未完全散去,沈知微(萧珩身体)靠在一棵老槐树下,任由萧珩(沈知微身体)用布条缠绕自己受伤的胳膊。粗布摩擦着伤口,带来一阵刺痛,可她的目光却始终盯着远处的废墟——柳成虽死,可他临终前说“柳余党还有末部潜伏”,这句话像根刺,扎在她心头。
“别皱着眉,伤口会裂的。”萧珩的手指轻轻按住她的眉心,动作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他用着沈知微的手,指尖还留着摆弄机关的薄茧,触在皮肤上,却让沈知微的心跳漏了一拍。“柳成的话未必全是假的,我们已经让人在废墟周围搜查了,若是真有末党,肯定能找到踪迹。”
沈知微偏过头,避开他的触碰,语气刻意保持平静:“我担心的不是废墟里的人,是潜伏在京城的余党。柳成敢用火药库威胁,定是还有后手,若是他们趁乱劫持官员家属,或者破坏祭天大典,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暗阁的亲信翻身下马,神色慌张地跑到两人面前:“大人!不好了!东郊的驿站里发现了柳余党的末部,他们劫持了驿站掌柜的女儿,说要让我们放了柳如烟,否则就杀了人质!”
萧珩握着布条的手骤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柳如烟早在三日前就被押往流放之地了,他们现在提这个要求,分明是故意拖延时间。”他抬头看向沈知微,“你带暗阁的人从驿站后门绕进去,用机关控制住人质周围的余党;我带锦衣卫从正门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里应外合,速战速决。”
“这次我去正门。”沈知微立刻反驳,她看着萧珩用着自己的身体,手臂纤细,若是正面冲突,很容易受伤,“你擅长机关术,救人质更合适。我用你的身体,近战能力比你强,正面牵制更稳妥。”
两人对视着,夕阳的余晖落在他们身上,将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长,缠在一起。他们都想护着对方,却又都不愿示弱——萧珩怕沈知微用自己的身体陷入重围,沈知微更怕萧珩用她的身体受一点伤,这份藏在“担心”里的在意,比任何话语都更直白。
“好,听你的。”萧珩最终妥协,从怀中掏出一枚机关锁,递给沈知微,“驿站后门的锁是特制的,用这个能打开。还有,这个烟雾弹你拿着,若是遇到危险,就扔出去,我会立刻支援你。”
沈知微接过机关锁,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同时僵住,又慌忙别开视线。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暧昧的气息,让原本紧张的氛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扯。
“你也小心。”沈知微低声道,转身召集暗阁的人,朝着驿站后门走去。萧珩看着她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弩箭——他已经让人通知了附近的禁军,若是情况不对,禁军会立刻支援,可他还是放心不下,怕她出事。
驿站内,柳余党的末部首领周虎正拿着刀架在掌柜女儿的脖子上,脸色狰狞。他身后站着十几个余党,手中都拿着兵器,驿站的门窗都被堵住,显然是做好了顽抗的准备。
“你们别过来!”周虎看到萧珩带着锦衣卫站在正门,大声喊道,“立刻把柳如烟带回来,否则我就杀了这个小丫头!我说到做到!”
萧珩举起双手,示意锦衣卫停下脚步,语气尽量缓和:“柳如烟已经被押往流放之地,现在根本无法带回。你有什么要求,我们可以商量,别伤害人质。”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驿站内的情况——余党大多集中在人质周围,后门方向只有两个守卫,沈知微应该能顺利进去。
周虎显然不信,手中的刀又贴近了人质几分:“别骗我!我知道柳如烟还在京城,你们要是不把她带回来,我就……”
他的话还没说完,驿站后门突然传来一阵“咔嗒”声——是机关锁打开的声音!两个守卫刚要转身查看,就被从暗处飞出的麻醉针射中,倒在地上。沈知微带着暗阁的人冲了进去,手中的长刀划破空气,朝着人质周围的余党砍去。
“不好!有人从后门进来了!”周虎大喊一声,想要转身去对付沈知微,却被萧珩抓住机会,一箭射中了他的手腕。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周虎惨叫一声,捂着受伤的手腕后退。
沈知微趁机冲上前,一把将掌柜的女儿拉到身后,用身体护住她:“别怕,我带你出去。”她示意暗阁的亲信将人质送走,自己则转身加入战斗,与萧珩一起围剿余党。
余党们见首领受伤,又失去了人质,顿时乱了阵脚,有的想要投降,有的却还在负隅顽抗。沈知微拿着长刀,动作干脆利落,每一刀都精准地避开要害,却能让人失去反抗能力——她不想滥杀无辜,这些余党中,有很多是被柳余党胁迫的,若是能招降,或许能从他们口中问出更多线索。
萧珩则拿着弩箭,在一旁掩护她,每一箭都射中余党的肩膀或膝盖,不让他们有机会靠近沈知微。他看着沈知微用自己的身体战斗的模样,心中满是复杂——她的动作不如自己熟练,却比自己更懂得“留手”,这份善良,让他更加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除了几个顽抗被杀死的余党,其余的都被俘虏。周虎被押到萧珩面前,脸色苍白,却还在嘴硬:“你们别想从我口中问出任何东西!柳氏家族不会放过你们的!”
萧珩蹲下身,看着他受伤的手腕,语气带着冷意:“柳氏家族已经覆灭了,你现在说这些,不过是自欺欺人。我给你一个机会,若是你能说出潜伏在京城的其他余党在哪里,还有你们接下来的计划,我可以饶你一命,让你去流放之地,与柳如烟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