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雁归在线阅读 > 第72部分(第2页)

第72部分(第2页)

雪雁在黛玉身边是个特例,因她的家人是失而复得黛玉心中怜悯她,她又是贾敏的干娘,又是大丫鬟,所以她回家起来倒是方便。但去了尚书府,为了黛玉的名声,自己这个大丫鬟可不能太放羊了,说出去就出去,那是没规矩了。

一切都收拾妥当了,也有一个星期了。雪雁这才嘱咐两个管事看好家,带着小红急急忙忙去了尚书府。

雪雁去了黛玉房里时,黛玉并不在屋里,只有青鸾在房里做针线。雪雁忙问她:“小姐去哪儿了?”

青鸾笑着说道:“多咱来的。怎么也不叫人通知一声?小姐去夫人那儿了,往常都是吃了午饭回来午歇,下午在房里做针线。”

雪雁忙问黛玉日常的作息,青鸾告诉她,自从黛玉进了府,姜夫人就更加严格的开始教导黛玉,从晨时请安起,黛玉就留在她身边学管家,学规矩,学闺阁之道。中午姜夫人会留饭。吃过午饭黛玉才回来午歇,未时起来做针线。

以前黛玉还有时间看看书,画会画,可自打姜夫人去了贾府,黛玉越发连这点时间都没了。姜夫人说黛玉也快要嫁人了。自然是要加紧着多学点东西。至于看书画画,日后嫁了人在家时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做。

雪雁心中倒是满意的,因为黛玉之前就是太喜欢看书画画了,导致正经的闺阁之事都很少做了。她又问黛玉这些时间和刘纯汐相处的怎么样。

青鸾笑着说道:“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来的头一天因临时来的没收拾屋子,便与刘小姐同吃同睡, 第 148 章 皆是可以回家的,太太老爷都不是那刻薄下人的主子,你大可不必担心。只是我倒奇怪,这贴身的丫鬟多是死契的,怎么你是活契?”

书澈在一旁笑道:“还不是有人太死心眼了?发了誓要伺候到小姐过门子,就算寻到了亲人也不肯出府。最后她哥只能跟老爷商量着把死契换了活契,本是要买了她出去的,她倒死活不肯。”

云步笑着拍手道:“好一个忠仆,倒叫我好生佩服。快来快来,让我拜你一拜。”

雪雁笑着叫云步别闹,又问她:“你这次来,只怕是有事要说吧,快说了别吊人胃口。”

云步指着雪雁对书澈道:“她往日都是这般直肠子不成?”

书澈叹了口气:“可不是?虽是个直肠子,可人又是个再软和不过的,不善于人红脸,每每一遇到麻烦便急的团团转,少不得我替她开口了。”

云步笑道:“我倒是开了眼了,好一个做姐姐的,倒凡事要妹妹出头,真真是没羞没臊。”

雪雁急的直跺脚:“再寻我开心,我可恼了。”

书澈也在一旁笑话她:“你恼一个给我看看。”

云步和书澈皆哈哈大笑起来,又打趣了她几句,见雪雁最后捂着脸坐在床边上,云步这才说道:“我不臊你了,你快随我来吧,太太有事要你回话。”

雪雁忙跟了云步去了,路上问云步是什么事,云步只说不知道,不过大概是些荣国府的事情,雪雁心中猜测,估摸着是问问那府里的态度,便在心里打了个草稿,准备好好的黑贾府一番。

果然见了姜夫人,雪雁先上去行了礼,姜夫人又客气了一番,拉了几句家常后,便听姜夫人问道:“你打玉儿进京就跟着伺候了,你且说说那贾府对玉儿如何?”

雪雁不慌不忙,一字一句的开始告状,从进府只开角门起,到不给准备地方住,再到贾宝玉想闯门,又到贾母和王夫人想毁黛玉的名声等等,全倒了出来。她有很多事,不方便对林如海讲,因为林如海是个男的,如今黛玉有了干娘,不告状她雪雁就白活了。

姜夫人听了半晌,皱着眉想了半天,最后又开口问道:“你是说,那荣国府的老夫人和二夫人都想让我玉儿嫁进去?”

雪雁答道:“虽没明说,但做事说话都是往那上头带着,本来那府的老太太就去了信给我们老爷,说是要结亲,只不过老爷没答应着,又在去岁叫了小姐回扬州,与吴家相看了。也不知老爷为何没告诉那府的老太太,至今那老太太还不知小姐已经订了亲的事儿。”

姜夫人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我却是知道的,那史君霞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虽然她好些日子没出过府,可至今外头还有她的传言呢。”

ps:

趁着宽带小哥还没来,赶紧再发一章~~~~~么么哒,亲们给点粉红票吧,今天还有两章哦~~~~

第 149 章  贾母旧事

雪雁大吃一惊,她这才知道老太太的全名叫史君霞,不过听姜夫人这么说,貌似这老太太以前还做过什么事,导致外头很多传言不成?

雪雁心中忍不住八卦了起来,好想知道贾母曾经做了些什么,让林如海如此防备,连定情之事都不告诉她。但她身为一个丫鬟,又怎好问这些。所以她故意在脸上带了点神色出来,一脸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姜夫人见状笑了起来:“你这孩子,心思全挂在脸上,太容易被人看穿了。日后可不要如此,对你对玉儿都不好。”

雪雁忙收了神色,低头认错,姜夫人又道:“我知你忠心耿耿,对玉儿好的没话说。这事本也该让玉儿知道,她心太过良善,不知人心险恶。倒不是说那史太君是个恶人,只是她有些事儿……哎,这事儿说出来只怕会让玉儿失望。我也不想说的太甚,便告诉你了,你再转达给她吧。”

雪雁马上一付洗耳恭听状,期待着下文,姜夫人果然没让她失望,缓缓道来:“这史太君,家本是在金陵,于我本家是同乡。我在家坐姑娘时,便听说过她的事。因要嫁来京城,我母亲没少提点我,让我不可与她家来往,若不是怜惜玉儿,我断不会上她府里去的。

“史太君在金陵时的事,我便不提,只说她婆婆死后,她当家之后的事。那时她也经常出府应酬,只是错事百出,惹来当时的荣国公大怒,不许她再出门。只因她毁了两人的名声,害的一个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一个上吊没了性命。

“那荣国府二太太王氏,本不是和贾府老二定亲的人。原是八大公之一的缮国公家的二姑娘石氏,与那贾府的老二定的亲,谁知那石氏是个性子要强又不善讨好的姑娘。又是荣国公独自决定,并未与史太君商量。史太君心中不爽快,便在应酬之中诋毁石氏,说她与自家表哥相处过甚。不守妇道。

“那石氏的表哥本姓尉迟,本家在京城,因他做了军中校尉,驻守在金陵。只得姨母家认识,所以平日也少不得去姨母家拜访。就因为史太君在京城说了石氏的不是,惹的尉迟家以为真的有这事,急忙上门去提亲。谁知金陵那边缮国公府压根就不知道这事,以为真是自个闺女不守规矩于是恼羞成怒闹成一团。这事闹了大,那石氏便自觉没了脸面,性子刚烈不听人劝直接一索白绫上了吊。

“自打那后。缮国公便与荣国公交恶,两家断了关系再不来往。若有那碍着情面不得不出席的,多半也是寻了借口不再去了。而荣国公得知是史太君在外胡诌,也气得心疾发作,好好的收拾了史太君一回。下令史太君不得再出府。

“本来那史太君消停了一段时日,可见荣国公不大管她,便又偷偷出来了几回,见没了风声,她又开始变本加厉。那荣国公长子贾赦,本有个贤惠的媳妇,因荣国公命大儿媳管家。夺了史太君的权,那史太君就怀恨在心。在别府应酬时,竟说起自己大儿媳偷人的话来,一时间风言风语闹的满城皆知,那时贾赦已有一子,还曾以为儿子不是自己的。逼着还在襁褓中的婴儿滴血认亲,虽最后还是证明儿子是自己的,但也心中不爽。最后荣国公出面才知是史太君在外传言,搬出家法狠狠的整治了她一番,她这才不敢再出府来。

“但那荣国府的大儿媳。也因这事心中集郁,最后一病不起,竟是没到一年就去了。她去后,贾赦扶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