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欺凌百姓!
林微熹看得柳眉倒竖,当即就要下车理论。
“坐下。”陆寒江冷声阻止,眼神锐利地扫过那群家丁和远处隐约可见的一辆华丽马车,“情况不明,勿要节外生枝。自有护卫处理。”
果然,不等商队主人发话,扮作护卫头领的皇城司小旗官已经带着两人上前,沉声道:“诸位,官道之上,何必与百姓为难?还请行个方便,让我家商队过去。”
那李府家丁头目见商队护卫精悍,气势不由得弱了三分,但依旧嘴硬:“你们是哪家的?少管闲事!这群穷酸撞坏了我们老爷的车驾,必须赔偿!”
那小旗官也不废话,直接亮出一块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令牌,在那头目眼前一晃,低声道:“皇城司办事,滚开。”
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
那家丁头目脸色瞬间煞白,双腿一软,差点跪下去。皇城司!那可是阎王殿!他哪里还敢嚣张,连滚爬爬地带着手下,灰溜溜地退到路边,连那辆华丽马车也悄无声息地迅速驶离了。
道路瞬间通畅。
跪地的百姓们惊魂未定,连连叩首道谢。
林微熹在车内看得目瞪口呆,随即对陆寒江投去崇拜(?)的目光:“陆大人,你们皇城司的名头,这么好用啊?”
陆寒江面无表情地放下车帘:“恶人还需恶人磨。”
林微熹:“……”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经过这番小插曲,接下来的路程,林微熹安分了不少,只是偶尔还是会对着窗外某些没见过的植物或者小吃摊发出惊叹,然后被陆寒江冰冷的眼神给瞪回去。
**
十数日后,商队顺利抵达吴州城。
吴州乃江南繁华之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舟船往来,丝竹之声隐约可闻,与京城的恢弘大气截然不同,别有一番婉约风情。
一行人入住了一家看似普通、实则已被皇城司暗中控制的客栈。
安顿下来后,陆寒江立刻下令,派人暗中查探沈逸母亲所属的那支墨家旁系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其旧宅的位置和现状。
林微熹则被允许在两名“伙计”的陪同下,在客栈附近稍微走动,熟悉环境,但严禁走远。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感受着湿润温暖的江南空气,听着软糯的吴侬软语,林微熹心情大好,看什么都新鲜。尤其是那些琳琅满目的江南点心——梅花糕、定胜糕、酒酿饼……让她食指大动。
“这个,这个,还有那个,各来两份!”她站在一个点心铺子前,毫不犹豫地开始采购。
陪同的“伙计”面面相觑,想起指挥使大人“不许惦记点心”的命令,欲言又止。
林微熹理直气壮:“我这是在做市场调研!了解当地风物,也是查案的一部分!你们不懂!”
“伙计”:“……”您说得对。
就在林微熹心满意足地拎着几包点心,准备打道回府时,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街角一个卖竹编工艺品的小摊,脚步猛地顿住!
只见那小摊的摊位后面,坐着一个正在低头编织的老者。那老者的侧脸轮廓,以及他编织时手指那种独特的、带着某种韵律的动作,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感?
像是在哪里见过?
她努力在记忆中搜索。京城?皇城司?还是……
忽然,一个模糊的画面闪过脑海——鬼手刘的工坊!那个佝偻着背,专注捶打银器的背影!虽然容貌截然不同,但那种沉浸在技艺中的专注姿态,以及手指的那种细微的动作习惯,竟有几分神似!
难道……这吴州城里,也有精通此道的匠人?而且,可能与墨家有关?
她心中一动,装作对竹编感兴趣的样子,走到摊位前,拿起一个小巧的竹蜻蜓,用学来的、半生不熟的吴语问道:“老伯伯,这个几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亮的脸。他看了林微熹一眼,目光在她那身虽不华丽但料子极好的衣裙上停留了一瞬,才慢悠悠道:“三文钱。”
林微熹付了钱,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故作天真地赞叹:“老伯伯,您的手艺真好!这蜻蜓做得跟活的一样。我听说吴州以前出过很多能工巧匠,尤其是墨家的人,手艺更是出神入化呢!”
老者编织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呵呵一笑:“小娘子说笑了,墨家那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早就没落啦。我们这些粗浅手艺,糊口而已,哪敢跟墨家先贤相比。”
他语气平淡,但林微熹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警惕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古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