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了朝廷能够集中力量应对接下来的大战,他却不得不这般做。
哪怕当了皇帝,也不能事事如意啊……
在心中轻叹一声后,阮玉成艰难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来。
“既然众卿都有意议和,那么朕从善如流,应诸卿之所请,遣使议和。”
“圣明无过于陛下!”
听着下方群臣的恭维声,阮玉成心中更觉羞臊。
这是圣明?
不,这是耻辱!
今日之耻,他日定当十倍百倍报之!
阮玉成暗暗在心中发誓道。
阮玉成振奋精神,向群臣问道:“诸卿,有谁愿为朕出使楚国,商议和谈一事?”
“陛下,微臣愿往。”
群臣中,一名朝臣快步出列,向阮玉成躬身行礼。
阮玉成循声望去,却是礼部侍郎黄云廷。
“好,黄卿有此决心,朕心中欣慰。就依卿所请,以卿为使团正使,出使楚国。议和一事,朕就交给黄卿了。”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黄云廷朗声说道。
君臣在议定和谈内容、底线等诸多事宜之后,阮玉成方才示意退朝。
百官行礼告退后,阮玉成坐在皇座上等了一阵后,却见鹰扬卫统领陈国昌在内侍的引领下从侧门返回文化殿中。
“微臣拜见陛下。”
陈国昌向阮玉成躬身行礼。
“今日朝中之事,极损我朝在百姓心中形象,朕唤卿来,是想问问卿有何解决之法?”
陈国昌低垂头颅,沉默半晌,方道:
“陛下,臣会让鹰扬卫在民间散播消息,就说有朝中大臣畏惧楚国兵锋,一意求和。陛下眼见四万士卒魂魄难归,心中悲痛至极,本有与楚国死战之意。但无奈外有月国在边疆磨刀霍霍,内有朝臣苦苦相劝。为我大缅考虑,陛下这才强忍心中悲愤,与楚国议和。但此败之辱,陛下绝不敢忘,有朝一日,定要楚国血债血偿。”
阮玉成听罢,满意的点点头。
不愧是朕最信重之人!
这个计策,他很满意。
想起楚国小皇帝,阮玉成脸色变得极为凝重,道:
“哪怕是与楚国议和,也莫要忘了把鹰扬卫的触角渗透进去,最好能够在那楚国天子信重之人身边安插人手,甚至直接将其策反。但一定要记住,这楚国君臣都不是等闲之辈,你鹰扬卫下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莫要露出丝毫马脚。”
“陛下放心,臣晓得其中利害,一定会小心谨慎。”
陈国昌肃容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