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儿?”
“大人,张师爷让小人请大人速回大营!”
大营指的自然是渭南城外的团勇大营,这两年赵子玉几乎就是以其为家。
“嗯?出了什么事吗?”
赵子玉又一次问道。这时亲兵双手奉上一封信。接过信,将信拆开一看,看清信上的内容之后,赵子玉的脸色瞬间为之一变,立即吩咐道。
“备马!回大营!”
“子玉哥,你又要走吗?”
看着正准备离开的赵子玉,李雪琪有些不舍的说道。
“雪琪,潼关那边出了事,巡抚大人命我立即前往潼关,我不能不去……”
回头看着李雪琪,赵紫玉猛的咬牙说道。
“若是……若是,到时候,爹爹和文儿就……”
不等赵紫玉把话说完,李雪琪连忙摇头说道。
“不,不,子玉哥,你不会出事,你绝不会出事的……”
“雪琪……”
将雪琪抱在怀中,感觉着她身体发出的不安的颤抖,赵紫玉轻声在她耳边说道。
“对不起……”
说罢赵紫玉便急匆匆的朝着前院走去……
………——————————————————————————
今天加更,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371章 潼关(第二更)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潼关两边山势陡峭,巨石嶙峋,乃周围百余里南北必经之路,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百年来做潼关不知道让多少英雄为之叹息,亦不知成就了多少英雄赫赫武功。
此时,又一次,这沉寂了两百年的潼关又一次为硝烟所笼罩。数万太平军于潼关前方连营数里,大有一举夺下潼关的势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着破败的潼关,兴致所至之下,梁佐山不禁背起了张养浩的这首《潼关怀古》,而在他念着这首诗时,残破的潼关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中,说完太平军又一次向潼关发起了进攻。
拿下潼关!
去年岁末,豫王于黄河北兵败之后,面对北方骤然增加的压力,梁佐山苦思冥想之后提出来的建议。
“夺陕方可立足!”
深知在天京不知有多少人欲杀豫王的梁佐山非常清楚,一但豫王与河南兵败,无论是侧入江苏或者安徽都是死路一条,至于当年北伐出师的湖北,兵强马壮的汉军又岂会让豫王的数十万大军撤入?
河南是四战之地。
当初据以河南是迫不得已,现在朝廷编练的一万洋枪队正是锐气十足之时,梁佐山自然不愿让豫王挡其锋芒,所以入陕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正在伫足神思的时候,有一个人已走到他的身旁,笑着向他打招呼。
“梁先生好兴致啊!”
回头一望,站在旁边的正是豫王曾立昌。他连忙准备下跪行礼。可曾立昌却一把扶住了他。
“梁先生,这里又无外人,你我之间又何需此等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