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向前走,朱宜锋一边反问道。
“铁路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把各省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国家成为一个整体,在过去价格较低的洋米只有广东沿海能吃到,往内陆运运费太贵,但是铁路筑通之后,不仅可以运到广东腹地,就是湘南等地也可以因此受益。”
时代的局限性使得潘兆林等人并不了解铁路的意义,尽管汉督的回答让他意识到未来的洋米市场,但他仍然有些担忧的问道。
“在湘南可以,但是在湘北呢?还有湖北,那里的轮船那么多,会不会对铁路造成冲击?”
“当然会!”
对此朱宜锋自然没有否认,实际上即便是在百年之后,内河运输在某些地区依然不断的挑战着铁路。
“但是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古话说“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往往米粮等大宗土货的销售都是在距离可供航行或者可以航行的水道百里以内。如果不靠水路,别说提百里,甚至五十里,都不见得有人贩运。其实,水运与铁路是相辅相成的,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天然的水路运输实际上要使产品绕行很远方可到达目的地,铁路则可以直接将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可以替代诸如四轮马车等运费高昂的陆路运输手段,将商品运至靠近水路运输的地方,从而使水路运输更加有效地被利用;当然水路也可以把的商品运到铁路附近,从而可以更快的把商品运往目的地。毕竟铁路的运输时间更短,火车的时速超过30公里,而在湘江轮船的速度仅仅只有3节。在速度上快了超过5倍,铁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更多的货物运往他处。”
作为一个生意人,这些道理可以说是一点就通,在汉督的解释中,潘兆林的眉头时紧时松,然后他又
“过去内河是联系沿海和内陆的唯一一根血管,而将来这铁路也将是血管,铁路使商业发展摆脱了水系的束缚,而在未来,铁路、航运可以组成一家大型的联运公司,就像粤汉铁路可以同湖广轮船局联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运输上冲突。就像现在一样,铁路所需的工料,90%都是由轮船局以低于市场价20%的低价承运,若是将这种合作方式继续下去,将来水陆两路联运,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轮船局可以将更多的轮船投入更便利的航线,至于次要航线,比如像耒水一带,就可以退出来,你觉得的呢?”
冲着潘兆林展出一个笑容,朱宜锋不经济的抛出了一个诱饵——轮船局!
这就是他的诱饵,轮船局是官办企业,但是基于由河到海的理念,未来轮船局肯定要从官办企业中剥离出去,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海运,而铁路公司无疑是最好的接手方,更重要的是,现在轮船局可是每年赢利数十万两的优良资产。
“主公,主公的意思是府里愿意出售轮船局?”
惊诧的看着主公,潘兆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以打听过,今年轮船局的赢利可能超过一百万两。
“不是卖!”
摇摇头,朱宜锋看着潘兆林笑道。
“是入股,本督准备以轮船局和沿岸码头、仓库为股本入股铁路公司!”(未完待续。)
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湘江呈弯月状由西南向北涌涌奔流,穿越大半个湖南,在这湘江上一艘蒸汽船正缓缓航行着,它的烟囱喷吐着煤烟,与湖南的汽船一样,它燃烧着产自五亩冲煤矿的煤,这是湖南最大的煤矿。
蒸汽船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湖南的交通,同样也在改变着湖南的方方面面。曾经无人问津的煤矿因为轮船而兴盛,像五亩冲煤矿出产的烟煤因其硫分底、灰分少而被武昌的兵工厂以及大冶铁厂采用。娄底县资水河畔出产无烟煤,更是由蒸汽船装载着沿着资水入洞庭,销往湖南各地,廉价的无煤炉和蜂窝煤于城市中取代了山上日益稀少的薪材。
代表着西洋工业文明的蒸汽船在慢慢的改变着湖南人的生活,现在西洋工业文明正在渗透着湖南的方方面面,无论人们是否愿意他们都无法抗拒现代工业文明的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就像现在,即便是最为保守的人,也习惯于搭乘轮船。
“千里江陵一日还……”
置身于船头于唇边念着这句话李度的神情显得颇为感慨,曾几何时,他也曾和其它人一样反对蒸汽船,甚至于乡间号召乡邻不乘洋船,不穿洋布。但是现在他却和很多人一样,同样也已经习惯了洋船的方便,甚至就连他身上的衣裳,虽说是用土布,但土布却是洋纱织成。
无论是产自长沙的机纺纱亦或是进口的洋纱,都因其价廉而迅速取代的土纱。
“培林兄,我记得去年你还曾感叹这洋船冲击不利船民生计啊!”
身边的笑语让李度转身回头,看着身旁王玉林笑道。
“以往之虚言,实是为兄于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