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鼓着腮帮子用力,油酥和葱花的香气混着鸡蛋的软嫩,让娃含糊不清地嘟囔,“香!阿爸,棒!”
李椽细嚼慢咽,但嘴角蹭上的油渍和亮晶晶的眼睛也出卖了他的喜欢,学着大人样,比划了一个大拇哥。
“行啊,这从小就会输出情绪价值。”李乐笑了笑,给俩娃一人一个爱的捏捏。
大小姐端着牛奶过来,看到这场景,忍不住笑,抽了张纸巾给李椽擦嘴,“慢点吃,没人和你们抢。”
放下杯子,自己揪下一块,咬了口,点点头,“没太有盐。”
李乐一撇嘴,“方便面咸,你吃方便面去。”
“你说啥?”
“啊,我说,给孩子吃的,哪能放多少盐,哎呀,等等,我去给你找榨菜。”
早饭吃完,一家四口收拾打扮,换上新衣,兴高采烈的下了楼。
昨晚的雪没攒住多少,阳光一照,只在背阴的墙角、冬青丛上和光秃的树枝上留下些零星的、薄薄的白。
但也让两个孩子兴奋不已。一出楼洞,穿着崭新棉鞋的小脚就迫不及待地踩向路边那些残存的雪迹,发出“嘎吱嘎吱”的细微声响,在干净的雪面上留下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脚印。
“慢点跑!”大小姐紧跟在后面,生怕他们摔了。李乐跟上,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没事,娃么,跑跑就是。”两人就这么在后面跟着娃。
小区里过年气氛浓,大红灯笼挂了起来,单元门上也贴了春联和福字。遇到的都是熟面孔。
“张姨,过年好!给您拜早了!”
“哎哟,小乐回来啦!过年好过年好!这是你媳妇儿和娃?真俊啊!这两个小娃,太喜兴了。”
“刘叔,买的啥,哟,大鲫鱼?”
“可不,这个头的,得赶早些,小乐啊,啥时候回来的?这两个是你娃?好家伙,跟你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刘奶奶,晒太阳呢?新年好!”
“啊,我刚从燕京回来,你几天不跑车?”
李乐一路打着招呼,偶尔停下寒暄两句,大小姐跟在他身边,微笑着向这些陌生的邻居点头致意。
李笙和李椽被这个摸摸头,那个夸句“真俊”,俩孩子倒也不怕生,咧着嘴笑,偶尔瞧见好看的,面善的,还会跟着说“新年好!”
“你都认识?”
“没办法,都是一个单位的叔叔阿姨,看着你长大,你想不认识都难。连路过的狗都知道是谁家的。”
正说着,路边蹿过一只皮毛油亮的大黄狗,懒洋洋地溜达着。
李乐冲那狗喊了一嗓子,“嘿!你是亮子家的吧?大过年的瞎跑啥,赶紧回家去!”
那大黄狗停住脚步,掀开眼皮瞥了李乐一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一屁股蹲坐在路边,压根没理他。
“噗!”大小姐大笑着,挽住他的胳膊,“它好像不,给你面子啊?”
“哎呀,年纪大了,脾气也见长。”李乐悻悻道。
说笑间就走到昨晚下车的路口,拦了辆出租。
车里开着暖气,收音机放着财神到,俩孩子好奇地扒着车窗往外看。
李笙指着路边的糖葫芦摊,“红果果!妈,红果果!”李椽则对一辆三蹦子更感兴趣,小手指着,“蹦蹦蹦~~~”
到了兴庆路干休所,一进那个熟悉的小院,俩孩子就像脱缰的小马驹,撒开腿就往屋里跑,清脆的童音喊着,“奶奶!爷爷!老奶奶!”
李乐和大小姐刚要跟着进去,厨房门帘一挑,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的李晋乔给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