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双水镇街头巷尾卖货的小贩过来拿货的日子,牧江和另外几人负责称货和装货。
莫淮山如今进的都是从程徽月这里拿的,品质比市面上的都好,价格也没有贵到哪儿去,是最好卖的。
有些人家本来一开始都没想买的,但只要他们把手里的货掀开给人一看,几乎都会心动地买上几斤。
因此,小贩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进货。
名声打出去之后,再加上莫淮山本身在黑市的底蕴,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
眼看着比之前还吃香。
但莫淮山一直注意着公安局那边,有意地把生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赚钱可以,但万一场面做大了又引起官方警惕就不好了。
于是这限量的粮食在双水镇卖的极为抢手,即便是隔几天才开张一次,但货物从来就没有剩下的,还供不应求,就连离得比较近的邻镇都有人跑过来拿货。
牧江就干了半个小时,汗水就把背浸湿了。
他抹了一把额头,看向外面排着队等拿货的人,心里的震撼足以让他的观念翻天覆地。
来这里的人,平均下来每个都要花出去一百块钱左右。
走的时候要么挑着两大箩筐,要么把板车都堆满了,要几个人才能拉着走。
他们好像一点都不怕被抓似的,全程虽然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可面上都是欢天喜地的,小声说着今天在哪里卖货,然后大包小包地带着往昏暗的小巷里一去,就不见了踪影。
牧江草草心算了一下,他们这一天下来就能赚两三千!
当然,他并没有刨除粮食本来的成本。
也不知道莫淮山挣得也是个差价钱,大头都是程徽月这个供货商拿了。
她只需要每天把空间刷新的粮食搬到仓库储存,就能坐收成千上万的钱。
还全都是净利润。
这些牧江不清楚,但不耽误他眸中的火热。
做一次二十块的收入,对他来说已经是超出想象的挣钱了,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在这里多干一段时间,不要被赶出去。
这样,他才能给家里寄回去更多的钱。
为此,牧江完全把什么投机倒把抛到了脑后,一脸坚毅地努力搬货。
他读过书,识字会算数,中间还及时指正因为太忙搞错了数字的计量员,挽回十几块的损失。
虽然这点钱不多,但这份认真让一旁悄悄观察的莫淮山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余人看他是霍砚行介绍来的,身板看着也不大强壮,刚开始心里还有点轻视。
但一个小时下来,这小子完全不喊累,速度也没有落下他们,是个勤劳能吃苦的男人。
心中的成见便逐渐消散了,中途歇口气儿的时间还热情地给他递上水。
毕竟他来了之后很大程度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但他们的到手的钱是不会变的。
莫淮山说是货多的时候有补贴,分到手大伙也基本都是一样的。
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差别不大。
牧江来的时候空着手,不知道要干这么多活儿,霍砚行也忘了提醒,此时也是口干舌燥。
感激地说了声‘谢谢’便吨吨吨喝了几大口。
在这里干活的人基本都没读过什么书,唯一认字儿会算数的也就是上了个小学的计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