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三观犹在 > 卷一 第397章 杜清远的诡辩术(第2页)

卷一 第397章 杜清远的诡辩术(第2页)

这小子每日雷打不动往李文博府上跑,美其名曰学习辩论之术。

回来后,往往像只斗胜的公鸡,满口“白马非马”、“离坚白”,逮着谁都要辩上几句。

辩论的本事不知长进多少,但这抬杠的功夫绝对是突飞猛进。

常常能把周奎等老实人噎得说不出话。

有一次我问他:“李府那位千金,可见到了?”

杜清远顿时来了精神,双眼放光:“远远瞧见过一次背影!娉娉婷婷,定然是位佳人!姐夫哥,李学政亲口答应我了,若我此次能在学宫辩论中夺魁,便正式引荐我认识!”

我心中暗笑,这李文博为了激励杜清远用心学习,画得一手好饼。

面上却郑重鼓励道:“那你就更要努力了,莫要辜负了李学政的期望,也莫要错过了良缘!”

杜清远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为了……为了蜀州文坛盛会,我定当全力以赴!”

……

转眼便到了三月初,距离致远学宫的辩论之期越来越近。

王法与藩禁这个话题本来具有争议性。

如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整个蜀州激起了层层涟漪。

茶楼酒肆之中,文人墨客、江湖豪客,甚至寻常商贾,都开始私下议论此事。

有拍手称快,认为早该限制藩王权柄,以正王法;

也有忧心忡忡,觉得此举恐引发动荡,动摇蜀州根基;

卷一第397章杜清远的诡辩术

更不乏为蜀王歌功颂德,指责提出此议者居心叵测之徒。

各种声音交织,使得成都府的空气都仿佛变得紧张了几分。

杜清远这个“镇武司代表”更是成了风云人物。

他几乎泡在各个知名的辩论场所,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他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经义典故,却胜在思路刁钻、言辞犀利。

市井俚语、兵家诡道甚至“三字经”张口就来,把那些引经据典的书生驳得哑口无言!

虽屡被诟病“粗鄙”,却也因其鲜明的风格,闯出了不小的名头,得了个外号“杜大嘴”。

这一日,杜清远刚从一场预演辩论会上“凯旋”。

才灌下一大口凉茶,便迫不及待地向我炫耀他如何用“茅坑论”把一位刘秀才气得拂袖而去。

我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不禁失笑。

他这套市井辩法,虽登不得大雅之堂,却正是搅浑水、破虚招的利器。

我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能在学宫折桂的辩士,而是一把能撕开道貌岸然假面的刀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