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梁帝皱眉道:“命人召回楚南和梁让一行人,让他们回京等候,案子交给简荣和杭州府共同督办吧,眼下是北伐大胜、举国欢庆的日子,就不要在这时候给联添堵了”小”,
江岳终究是失去了让楚南服软的心思,只好改走上层路线,希望能将事情尽快平息下去,等到江岳听闻北伐报捷的信使已经在路上。更加高兴,似是看到了倔傲的楚南低头服软的样子。
楚南自然知道大梁上下有百官弹劾自己的消息,但毕竟梁帝还没下旨,至少自己在合必升的案子上还是有一定的主动权的。
扬州知府郭准写了一封语气严厉的信来,怒斥楚南张扬跋扈,言语间自是仗着身份辈分都高过楚南。要求楚南收敛低调些,尽快从合必升的案子中脱身,不要将楚家郭家牵扯进去。
楚南冷哼一声,随手将那封信团成一团扔到一边,问唐赞道:“可按我的吩咐将那封信送到王大学士那里去了
唐斩不敢怠慢,点头道:“按公子的吩咐,都安排妥当了。”
楚南松口气,有王阳明在京城帮衬着,再在梁帝勉强说几句话,自己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至于楚原,楚南摇摇头,叹着气朝梁让的书房走去。
梁让静静的坐在书案后面,因为这些日子一直卧床,养得脸色红润,哪有办法病重的迹象。
招呼楚南坐下,梁让满是感慨的看着楚南,说道:“你做的太过火了,如今一而不可收拾,都察院都要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压力
楚南轻声笑道:“可是,我都是照着规矩来的,一切都合情合法不是?再者说了,这事情由我一手做下,即便出了岔子也会由我负责的,我到时候会独自担下一切的
梁让摇头道:“你知道如今大梁上下有多少人在弹劾你么?不说杭州知府、扬州知府和靖国公、苏大学士,还有陕西道观察使,两江总督、吏部尚书和漠北的一批将领。念着一长串名单,梁让叹息道:“你这是在和大梁朝堂上一半的人作对。本来我觉得你是个识大体有分寸的人,但是”哎,我已经得到消息,北伐大胜,陛下对江南的事情十分恼火,准备召回我等。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不能看着你再这么胡闹下去,今后合必升的案子你就不要再管了。”
梁让要重新收回权力也实属正常,但是楚南没有在意,摇头道:“梁大人将陛下想的过于简单了。陛下怒,是因为我过火了还是因为有些人跳出来抱团逼陛下低头,这个还不好说。所以我觉得,若是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只能强硬到底
梁让惊愕道:“你还想怎么样?从现在开始本官才是主官,你已经无权再过问此案。”
楚南叹息一声,手指轻轻一弹,梁让便软软的摊在了椅子上。瞪大了眼睛直直的看着楚南。
楚南背着手看向北方,喃喃道:“陛下,你的心还是不够狠不够坚定啊,那就让我来帮你一把吧。“
第二卷 溅血江南 第七十一章 杭州无眠下章结束此卷
当初大梁初立,又有外敌窥视,皇室腾不出手来对众门阀下手,也只能先拉拢,即便他们惹出什么祸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糊弄过去了。
今时不同以往,大梁皇室算是彻底肃清了各方势力,也越自信,尤其是二十年前灭了沈家,虽然让大梁伤了些元气,但是总归迈出了扫清门阀的第一步,可笑江南的许多门阀习惯了张扬跋扈,似是很笃定皇室还会忍气吞声。
楚南下了狠手也是猜到梁帝对江南众多门阀尤其是张家有着巨大的怨念,眼下是打疼了张家但是还没有打残。很多依附着张家的势力还对张家抱着希望,所以在抱团打压楚南,但是只要真的把张家打残了,梁帝无论如何也不会低声下气的再去将张家扶起来,很多势力也会看清楚状况重新站队。
杨琳听得迷迷糊糊,抓抓头疑惑道:“那你就不怕楚家被其他门阀嫉恨么?许多人都会以为你是受了楚大人的授意啊。”
楚南笑道:“楚家很之前就上了岸,不需要担心这个。你再想想,我封了合必升,像购运军粮、和西北蛮族互市这些能赚大钱的生意总得有人接手吧。以前是张家独大,说是和各方合作但是大部分利益还是被张家吃掉了,如今我将那么大的肥肉从张家嘴里夺过来摆在桌子上,我想很多人都会眼馋吧。”
杨琳嘿嘿傻笑,虽然对这些事情不是太懂,但是看着楚南一本正经的和自己商量还是让她很有成就感,想了半天皱眉道:“可是听说陛下要招你们回去了,这件案子不会又不了了之吧?”
楚南叹息道:“陛下准备了这么久才完成了北伐,这么好的青史留名的机会自然不想被张家坏了心情。”
杨琳拉着楚南的手,忧虑道:“那你的努力不是全白费了么?”
楚南幽幽道:“不会白费的,我会帮陛下下决心的。
“什么,你要公审公判。还要将主犯斩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