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着帕子去追七杀,口口声声要教训她一顿。
两人这一追一闹,林黛玉看得有趣,不觉把烦闷去了大半。
站起来拉住她们,忍着笑意认真地道,“好了好了,你们一个是廉颇,一个是蔺相如,这就将相和罢!”
七杀:“姑娘,我可从来不敢和紫鹃姐姐相争!”
紫鹃:“你是不争,你只会引得姑娘事事都向着你。”
眼看两人又要掐起来,还把自己带进去,林黛玉赶紧转移话题,“七儿,你究竟何事不明?”
紫鹃也听着,看她能说出朵什么花。
七杀:“大家都说,宝姑娘最是知礼。”
林黛玉慢慢收起笑容,“是啊,宝姐姐是个知礼周全的人。”
七杀:“那我就不明白了,她为什么称呼琏二奶奶为凤丫头?”
红楼里的称呼,大有讲究。
从称呼上,就能看出上下尊卑,关系亲近还是疏远。
比如王夫人,对林黛玉的称呼向来是“大姑娘”,很是客套,称呼薛宝钗则是“宝丫头”,喜欢的是谁,一听便知。
另一个侄女王熙凤,她称为凤丫头。
但是,她能叫王熙凤为凤丫头,不代表薛宝钗也能。
一来,王熙凤是贾府的内掌家,你一个来投奔的平辈客人,直呼内掌家的名字,不太妥当吧?
二来,王熙凤年纪比薛宝钗大,是薛宝钗的表姐。
在现代,直接叫表姐的名字很正常,但在古代大户人家,这就是不通礼仪。
能叫王熙凤为凤丫头的,必须身份、辈份或年纪比她大,薛宝钗一样不占。
她还动不动就以长辈的口吻评价王熙凤的理家之能,也就难怪王熙凤不喜欢她,和她的交流极少。
七杀的提问,让林黛玉愣了一愣,半晌方道:“她们是表姐妹,叫错了称呼也是有的。”
紫鹃插话,“这可错不得!”
七杀:“紫鹃姐姐说得对,宝姑娘这是大大的逾礼。”
不等林黛玉说话,又道:“姑娘,她还叫你的字,也不对。”
宝黛初见时,贾宝玉送她表字“颦颦”,很是传神,但在这个时代,这事儿显得轻浮。
哪怕贾母有意撮合他们,也不会赞同贾宝玉此举。
贾宝玉估计也意识到不妥,后来极少以字称之,贾府其他人,也基本不用。
唯有薛宝衩,不是叫颦儿,就是叫颦丫头。
正面描写中最为知礼的宝姐姐,却犯了这么明显的错误,显然是作者故意用的讽刺手法。
宝姐姐的失礼之举,后面还有很多,称呼上的错处,只是开了个头。
林黛玉:“她亲近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