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在指令发出的第二天,就飞往首都中科院技术交流。
让他失望的是,国内卫星发射技术虽然不错,不过并不能做到制造自主化。
目前只具备设计和技术集成能力。
核心零部件铷原子钟…高性能碳纤维、高温合金等材料等,却依赖进口。
技术缺口比苍穹科技还差,这让张启明有些郁闷。
大陆发射卫星已经有多年,而且已经成功发射过几枚。
没想到依赖的居然是技术整合。
核心命脉依然被西方资本国家把控。
大陆确实还有几枚卫星核心零部件存货,可却并不能提供给张启明。
米国这次发了狠,通知了所有有发射卫星能力和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国家和私人公司。
谁要是给苍穹科技提供核心零部件和材料,都得面临封杀。
大陆现在是两头为难,想要帮助张启明,又担心暴露。
一旦暴露,很可能面临技术封锁。
不仅再也难以合和国际卫星发射公司合作,以后也很难再买到零部件,和稀有材料。
航天总工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上,拒绝了张启明请求。
张启明对此也不多说什么。
国家的考量永远是站在大局的层面,一切以亿万人民为利益前提。
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张启明当即飞抵鹏城。
和他一起到鹏城的还有一支技术团队。
大陆无法在明面上提供帮助,提供一批人才还是没有问题。
至于是否会获取他的技术,张启明并没有太担心。
现在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才越多越好。
为鹏港科技一体化秘密打造的实验基地,此时为了掩盖基地的大楼主体,已经在开建。
藏在基地地下的真正实验,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转移的实验项目中,就有一些火箭卫星技术和人才、设备。
这里对外宣称是“启明汽车发动机制造研究院”。
实则是消化毛熊技术遗产、进行尖端航天科技研发的核心心脏。
基地表面还是工地,规模庞大的地下实验室中,却已经摆满了各种先进设备。
行走其间,甚至能听到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交谈声,仿佛一个微缩的毛熊科研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