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京郊的土地被大片征用,在庞大的军力维稳下,第一钢铁厂和第一水泥厂的地基,拔地而起。无数退役的士兵和无地的流民,成为了第一代产业工人。
第二个月,《土地改革法》以雷霆之势在京畿地区强行推开。
反抗此起彼伏。
然而,在新式步枪和庞万里的铁血手腕面前,所有妄图螳臂当车的旧乡绅、旧地主,都被碾得粉碎。
人头滚滚落地,换来了无数农民分到土地时的狂热欢呼。
第三个月,第一批简易学堂建成。
孩子们背着统一发放的布书包,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用稚嫩的声音朗读着“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与此同时,以白话文书写的《炎黄日报》创刊,免费向民众发放,上面刊登着最新的政策、国内外的新闻,以及通俗易懂的扫盲知识。
第四个月,北境传来捷报。
陈庆之不负所望,利用新农具和新作物种子,在北境掀起了农业革命。
土豆和玉米的惊人产量,让经历过饥荒的北境军民,将沐瑶和共和国奉若神明。
源源不断的粮食,开始运往京城,彻底稳住了这个新生政权的根基。
第五个月,第一炉合格的钢水奔涌而出。
第六个月,第一批国产的水泥被用于建设新的楼房和道路。
……
半年时间,弹指而过。
沐瑶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国家强行拖上了工业化的战车。
高强度的工作,让整个共和国的领导层都瘦了一圈。
深夜,议长办公室。
灯火依旧通明。
沐瑶靠在椅背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已经处理完毕,分门别类地摆放得整整齐齐。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和她亲手调配的提神药剂的苦涩味道。
这半年,她每天只睡不到三个时辰。
若非有【医学天花板】的技能傍身,可以随时为自己调理身体,补充精力,她恐怕早就猝死在这张桌案上了。
她端起旁边早已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
窗外,是沉睡的京城。
但这沉睡之下,是无数正在悄然发生的剧变。
工厂的烟囱开始冒烟,学堂里有了读书声,百姓的脸上有了笑容和希望。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她的手中,一点点成型。
这种亲手创造一个时代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但随之而来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
沐瑶忽然有些自嘲。
前世,她是个标准的社畜,每天最痛恨的就是996,最大的梦想就是财务自由然后躺平。
可如今,她明明已经站在了这个世界的权力之巅,拥有了随意“偷懒”的资格。
但她却比前世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忙,都要累。
甚至不敢有丝毫的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