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屋,庄图南以为吴珊珊不知道,还贴心解释道:“林栋哲这几天吃完饭后,雷打不动地去张爷爷家看电视。”
“每天晚上很晚回来,可能张伯伯他们受不了了,这才说了一句。”
没想到林栋哲直接大嘴叭叭说出来。
吴珊珊能想象的出来,巷口张家应该也很苦恼,林栋哲天生脑袋缺根弦,听不懂人家的话外之音。
人家想睡觉,他还眼巴巴地瞅着电视不离开,说他屁股大也没说错。
这要换成一个性格敏感的小孩,估计张家说第一句暗示的话时,就已经走了,可能第二天就不会来。
“对了珊珊姐,你是不是要考一中?”
说完林栋哲,庄图南突然想起来问她明年升学考试的事。
“嗯。”吴珊珊没有隐瞒,点了点头道:“你爸爸也让你考一中?”
“对呀,我爸爸说现在恢复高考,要是想上好大学,最好是进一中学习。”
附中的学生良莠不齐,好多都是奔着混日子去的,学习环境不太好。
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黄玲端着一盘雪梨进来,笑着招呼吴珊珊吃。
吴珊珊离开庄家的时候,隔壁屋的林栋哲已经恢复了好心情,正全神贯注地拿着一本小人书看得津津有味。
正月十五,吴珊珊拿到了她的第五笔稿费和回信,前前后后五次加起来,稿费如今有一百五十多块钱。
如果单用来生活的话,可以用一年。
同样的,吴珊珊先给小军买了铅笔文具盒和大白兔奶糖,剩下的都存起来。
经过过年红包的事,吴珊珊和张阿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虽然因为吴建国突然的改变,张阿妹不能拿吴珊珊如何。
但平日里阴阳怪气两句还是免不了。
吴珊珊多余的眼神都不给她一个,不过对张敏,还是态度如常。
张敏打算新学期开始以后,将自己写的一篇作文和一首散文诗寄给报社试试水,吴珊珊鼓励了她两句。
元宵节过去后,年算是过完了。
在家里待了一冬天的大人小孩,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三月初,小巷中传出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各家各户要修水管了,之前用水时大家早早起来去巷口排队接水。
上个厕所也要跑个百米,去巷口的公共厕所上,别提多不方便了。
如今每家每户接一个水龙头,水电费分开算,用了多少一目了然。
免得住在一起的人家,总因为掰扯不清楚水费,彼此扯皮起龃龉。
除此之外,还在各个小院中修建一个厕所,洗澡上厕所更加便利。
第二件让小巷中父母趋之若鹜的事是关于孩子的,青年文化馆近期新增了一个名为少年宫的新部门。
少年宫中开设免费的声乐和舞蹈课程,全面开放招收有天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