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想再劝,我说我乏了,就躺下来,闭眼睡觉。他无可奈何,坐了片刻才离去。
这日午后,帝太后驾临听雪轩,专程来探病。
她慈眉善目地看我,泪眼汪汪,叹气道:“可怜的孩子,你怎么那么狠心?也只有你才会做出这么激烈的事。”
我轻笑,“太后不必担心我,我这不是没死成吗?”
她轻拍我的手,含笑责备道:“大吉大利,不要再说这样的话。觉得怎么样?心口还很疼吗?”
“好多了,谢太后关心。”
“哀家知道,你宁愿死,也不愿和聪儿再做夫妻。身为女人,哀家明白你的感受和苦楚,心中有爱,却不能厮守;被不爱的男人囚困着,这是何等的煎熬与伤痛。”帝太后缓缓道,“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轻易放弃。你可知道,你这样求死,刘曜会多么心痛?”
“我知道。”我苦涩道。
刘曜听闻我自戕,必定心痛万分,可是,不这么做,我如何逃过刘聪的逼迫?那时那刻,我真的万念俱灰,只想一死以求解脱。
她哀叹道:“聪儿对你用情极深,可谓至死方休。哀家瞧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无力帮他、或是帮你。你可知道?你在鬼门关徘徊的时候,聪儿悲痛万分,恨不得以刀自残,与你一同经历生死的考验。不得不说,这份情,这片心,哪个男人可以做到这般境地?”
这是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疼惜。
我知道,刘聪对我的情的确令人动容,可是,我无法接受。
“聪儿是哀家的儿子,哀家自然希望你看在他为你掏心掏肺的份上,原谅他以往的过错,给他一个机会。不过,哀家不会逼你,你自己想清楚。”帝太后和蔼道。
“我会想清楚的。”
她叮嘱我好好养着,然后就回去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这么说,也是为了儿子得到好过一些。
……
养伤期间,刘聪每日都来看我,对我和颜悦色、温柔体贴,可谓百依百顺,我给他再多的白眼、冷脸,他也不介意。
一个月后,太医说伤口复原得七七八八了,可以外出走走。
这日,刘乂进宫看我,送给我一把古琴,让我闲空时解解闷。
我说单千锦已过世,不必再叫我“母亲”,他说一日为母,终生为母,在他心目中,我就是他的母亲。我让春梅、秋月去沏茶,寝殿里只剩下我们二人,他略带责备地说道:“母亲为什么这般想不开?好死不如赖活着,母亲一向聪颖,为什么……”
“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你自戕一事,陛下封锁了消息,严令禁止宫人非议、外传,想必,陛下不想让五哥知道母亲的事吧。”他如玉如琢的眉宇微微蹙着。
“你如何知晓?”我心想,苍苍应该有法子通报刘曜吧。
“陛下召见孩儿
,让孩儿来看看母亲。”
想来,刘聪担心我想不开、郁忧难抒,就让刘乂来开解我,希望我的心情能好一点。
我问:“你五哥近来……如何?”
刘乂笑道:“五哥很好,母亲不必担心。”
我恳求道:“答应我,我的事,不要告诉你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