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御香盗帅楚惊云 > 第173部分(第2页)

第173部分(第2页)

一堆堆经过内阁成员们筛选的奏折再送到皇帝的案头来,皇帝又不是超人,不可能每本奏折都细看,只能挑重点的先看。就算是重点的奏折,也只能看其中的关键部分,不然就等着累死吧。

一份奏折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字,前后又要照惯例掺杂进不少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文字,一口气看完那确实够呛(活在大明)。

因此夏涵这些“秘书”的工作,就是要替皇上抓重点,减轻皇上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负担。但是抓重点这种事,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夏涵就干得很好。他不但能飞快地整理好奏折,把最重要的事务先送到皇帝面前,而且汇报得极有条理。同样的时间,别人能整理十份奏折就不错了,他能整理出二三十份,每一份奏折的内容却都能吃得很透。

更让兴耀帝吃惊的,是有时候他拿臣下们在奏折上呈报的事务来考考夏涵,夏涵都能回答得像模像样。在很多政务上,都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还能给兴耀帝出出小主意。

兴耀帝对于自己挖掘到了一名能臣的苗子,感到很是欣慰。闲暇之余,便问夏涵打哪来的这些见识。

这可不是只会写工工整整的八股文、在科举里考个好名次就能做到的。能写好文章的好诗词的才子,未必就能摸清政务的门道。

这种例子不要太多,比如天纵英才的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夏涵自然要谦逊一番,随后说,自己在翰林院修了大半年的史书,几乎把翰林院藏书库里的书本看了一遍。

论古今而知兴亡。许多史书,其实就是后一代的人对于前代政治经验的总结,有着许多珍贵的关于治世的真知灼见。

在翰林院坐冷板凳的日子,夏涵一点也没闲着。这一段时日,他苦读、深思、潜心研究,就是要为自己将来的从政打下厚实的基础。

他从来都相信,自己不会被埋没一辈子。总有一天,他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只是他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但既然天赐良机,他自然是不会错过。

兴耀帝对夏涵的表现很满意(荼糜)。夏涵到紫宸殿任职不久,就两次得到了皇帝赐饭——谁没吃过饭?赏赐的内容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份荣耀。

没多久,皇上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夏涵善于调香,很大方地把内库里海外进宫的名贵香药赐了一些给他。

这下,谁都知道夏涵“简在帝心”,极受圣宠了。

并且,这也是一个讯号。皇上如此宠信一个曾与祝阁老“作对”的小年轻,代表了什么?

面对汹涌而至的巴结奉承,夏涵没什么特殊的反应。送礼物来的,捡些不大值钱的收了,其余的还是退回去。老是到家里来拜访的,第一次还见见,之后也就用各种托词不大见客了。约他出席各种宴会的,能推就推,不能推也是到场坐坐就走。

假若换了另一个人,夏涵这种做派只会让人觉得“傲慢跋扈”,你一个小年轻凭什么这么嚣张?

可当夏涵真人站在大家的眼前,谁也没法将这样俊逸出尘的年轻人和“嚣张”联系起来。人们也只能说他“孤傲”,不好多怪罪于他。

也是,当时祝阁老如此看重他,他也不给面子。大家这么一想,对夏涵的行为也就释然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夏涵依旧不紧不慢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想做的事,可不仅仅是在朝廷上翻身而已。

还有更重要的事……

第三百零八章:药王进京

这两三个月里,舒绿除了协助哥哥搬家外,就是在忙着替牧若飞治疗脚伤了。

本来她们要在秋天继续上闺塾,然而一场宫乱下来,什么都乱套了。后来因为种种缘故,还是决定不在家里长期设闺塾,一月里请三位嬷嬷来上几天课就好。

毕竟尚红要备嫁,展眉也要娶妻,这些事情都够忙碌的。舒绿本来也不太想每天上学,特别是针线课……真是能免则免。然而她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有了这几位严厉嬷嬷的教导,她才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门淑女”。

而她与哥哥之间的紧张气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和缓下来。正事上,她还是帮着哥哥,展眉也不会跟她客气。但平时那种说笑打闹互相逗趣的情形,却是没有了。

本质上,他们都是很有主见的人。平生头一次出现分歧,如果是别的事情,或许他们都会选择退让一步,听对方的话就好。

可是展眉不会退,舒绿不想退。

她未必就非要嫁给牧若飞,可是哥哥的高压,反而激起了她的叛逆心理。无论她的心智如何成熟,在哥哥面前,她却永远是个小妹妹。

既然是小妹妹,自然就爱耍脾气、阄别扭、乱撒娇。在舒绿看来,哥哥这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作风。以前哥哥才不会这么凶·对她的感情问题很少干涉。如今却一反常态管得这么过分······唉,是哥哥变了,还是她变了?

心情再抑郁,她还是要坚持给牧若飞疗伤。但言行上,却是注意了许多·不再肆无忌惮地对牧若飞大呼小叫·比以前还要守礼。

展眉的话,始终对舒绿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游王妃和牧若飞虽然觉得舒绿的态度有些怪怪的,似乎突然间生分了不少,但却各自在心里给舒绿找到了“理由”。

游王妃是觉得,舒绿毕竟是女儿家,面嫩。上回情急之下和牧若飞吵起来,过后不知有多害羞呢,现在刻意拘礼些也很平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