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了青、司两州后,赵剑看着众人,说道:“此番各州调整布局,是纳公与与元浩先生之谋略而定,旨在权衡利弊,避实击虚,尽我军最大之力,护佑一方平安。
诸位若有异议,或困惑之地,尽管直言不讳,天下之事需百家争鸣,方可选准方向,降低决策失误风险,更有利于为民造福。”
刘虞缓缓开口:“将军,李郭二贼素来豺狼心性,若二贼裹挟天子西逃或东窜,雁门军拦截救下圣驾之后……
不知将军以为,这大汉宗庙,还有光复之望否?”
他刻意避开“辅佐”二字,只将话头引向“光复之望”,暗藏试探。
毕竟,他虽心念献帝,但已答应赵剑出仕管理云州政务,不便明说。
赵剑闻言抬头,眸中闪过一丝锐光,却未直接应答,只是沉声道:“大人可知,天下虽乱,人心未死。
天子乃九鼎之尊,纵遭奸佞挟持,亦如暗夜星火,自有忠义之士拱卫。
至于光复之事,天道昭昭,只要天子无恙,自有龙潜之地,待时而动,何愁社稷不兴?”
他话中只字未提“护佑朝廷”,却以“龙潜之地”暗指天子必然会另有安身之所,且未来可期。
接着,他目光坦荡如砥,声如洪钟震彻堂宇:“我雁门军持刀跨马,非为逞匹夫之勇,更非为谋一己之功!
当今天子蒙尘,奸佞当道,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乱臣贼子,而非九五之尊。
若贸然擒王,一则落人口实,谓我等‘以下犯上’,与李郭之流何异?
二则徒增天子危难,寒了天下忠义之心;
三则正中奸佞下怀,令其借‘天子受辱’之名煽动四方,致局势更难收拾。
我之所为,乃存大仁:护天子安危为仁,安天下民心为义。
行光明正大之举:只诛奸佞,不扰圣驾,只讨逆贼,不犯王畿。
如此,方能以顺讨逆,以义制暴,让天下人知我雁门军心向汉室,志在匡扶,而非觊觎权柄。
此心此志,可昭日月!”
刘虞听后微微点点头,心中暗问:赵剑果有忠君之心?自己答应出仕,是不是错了?
不过,赵剑言谈中那份护佑百姓的慷慨淋漓,那种为民厮杀的大义,也多少触动了他。
赵剑知道刘虞的忠君之心,叹息一声:“我赵剑从武之时,就发誓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