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鸿也回来了。
他在镇上就听说了丁家的事,还顺路去看了一趟,所以回来的时候,只跟于渊对了一下眼神,多的话就没说。
张罗着找人抬了食盒,跟于渊他们一起往大丰村去。
几人一进村,立刻遭到围观。
丁家没给小灵山报丧,村里很多人也是知道的,这会儿自是又要指指点点。
傻妮倒不在乎,但她怕于渊受委屈,就悄悄往他那边看。
于渊回以浅笑。
就这一个笑,直接把围观的人又带偏了。
“哇,刚沈大公子笑了,真是好看呀。”
“是对傻妮笑的,丁老二家不是说,沈家对她不好吗?”
“不好?你听她瞎胡说,沈家把傻妮宝贝的都要捧到手心里了。”
“是呀,我也听说了,咱们村有人去小灵山治病,听说他们全家人,现在都听傻妮一个人的,叫上东不敢上西,叫打狗不敢撵鸡。”
“喝,这么厉害的呀?”
“那可不,你没看沈大公子刚才那一眼……,啧啧啧,你叫那些小姑娘们说说,她们有没有心动?”
旁边看热闹的姑娘,听到她这么说,“唰”一下脸红了,又“嘻嘻哈哈”笑上一阵。
有人接腔:“就是那姓孟的,眼红她嫁的好,偏偏自己闺女又嫁的不好,就到处说这些遭贱她。”
“啊?她闺女嫁的不好?不是说嫁给镇上的秀才了吗?”
“嘿,秀才,你是不知道……”
村里人最喜欢说这种闲话,尤其是别人家里不好的闲话。
他们拐到丁欣月身上,似乎有更多话题可讲,也顾不得傻妮他们了,几个人聚在一处,说的兴起。
傻妮一行,从村中的土路穿过,老远就看到丁家原来的大门。
那个大门在分家以后,四面不靠,谁家走都不太顺,后来就把它封了起来。
然后各家又在自家的小院墙上开了小门。
朝南面的是丁老三家的,两扇有些旧的门上,已经贴了白纸。
但门是关着的,显然这边不待客。
一行人越过原先正门,绕了大半个院墙,才到北面,也就是现在丁老太住的地方。
有亲戚抬着食盒在前面走。
因为要主家出来接,才能进去行丧礼,所以速度也不快。
丁家是大家,三个儿媳妇儿的娘家,还有嫁出去的女儿女婿,包括丁老太自己的女儿女婿,也有不少人。
都在离大门最近的一个路口处排着队。
主家的孝子,出来哭着接了,来的人就跟着他们进去,这就算是对上号了。
接亲的孝子是丁老大,带着他家大儿子丁志,以及丁老二丁老三家的小儿子。
先迎过傻妮他们前面的,冯氏的娘家人,往里走去。
傻妮站在后面,手心里都冒汗了。
下一趟就是他们,要是不让进,可怎么办?
她悄悄去看于渊。
于渊也正看着她,目光幽深笃定。
丁家原先的堂屋,现在设成了灵堂,里面摆着丁老头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