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赵括一边说着,一边挺直了胸脯。“我赵括熟读这世间所有兵法,虽然没有真正的上阵过,但演练时本公子从未占过下风,难道还不能带兵出征吗?”
越说,赵括便越有自信。
闻言,朝堂之上所有的朝臣安静了下来,谁也没有搭30腔。
“咳咳。”赵国公适时地咳嗽了两声,缓解这尴尬地气氛,“其实廉颇将军也没有那么的老,如今这个样子,也只能够请他老人家再度出山了。”
“臣附议。”
此言一出,许多朝臣表示赞同赵国公的话。、
只是,赵括却不开心了起来。
“父王,您这是不相信儿臣可以带兵打仗吗?儿臣的才能你是知道的。”赵括十分的不服气。
赵国公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儿子的积极性,于是只好委婉地说道:“不是不相信你,但是若是廉颇将军在,也能够更加地稳妥一些。”
“可是,廉颇将军如今已经是年逾花甲,何能再上战场?”赵括皱着眉头。
这一点赵国公不是没有想到,但是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气氛一时又沉重了起来。
“禀国公,臣有一事奏。”突然,从人群中站出来了一个人,他对着赵国公说道。
“何事?”
“不知国公近些日子,可曾听闻一些风言风语,有关廉颇老将军的。”那人说道。
赵国公心中一沉,他知道是什么。
“廉颇老矣,尚善饭,但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正想着,那人便说了出来。
一时之间,朝堂上刚刚支持廉颇的人通通都安静了下来,唯有赵括,背挺的更直了一些。
“就是,父王,这带兵打仗可不是儿戏,战场上,难道敌方会看在廉颇将军年事已高的份上,专门给他更衣的时间?”
赵括的声音中充满了讥笑。
赵国公陷入了沉思,他们说道不无道理,他的心中开始动摇了。
“国公三思啊,毕竟廉颇老将军经验丰富,哪怕不亲自上阵,在军中也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那些朝臣还在挣扎,希望廉颇能够回来。
“你难道不知道我国现在什么情况吗?如今国库亏空,各个节衣缩食,还要养一个闲人,难道你们出钱吗?”
赵括的话越来越咄咄逼人,但却句句扎在了赵国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