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黎音顺利毕业。
不知不觉,孩子也逐渐两岁了。
而他们也慢慢适应了有孩子的三个人的世界。
起初,因为不知道怎么带,所以总是手忙脚乱地多。慢慢地好带了,终于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
可是阙阙(大名秦允诺),她知道自己长得像妈妈,所以她知道爸爸是喜欢自己的。
同时她又觉得,妈妈是最漂亮的,所以最喜欢妈妈,也最喜欢黏着妈妈。
秦子律来了都不好使。
硬是要觉得他太凶了,觉得她好害怕,不接受这个是自己的爸爸。
黎音只能说,阙阙是还没有见过好东西,所以,现在还不能接受。
等到她见识到秦子律的好了,就能一点一点接受了。
慢慢来吧。
只是因为黏着她,秦子律只能转向后勤工作,而黎音也只能被迫磨自己的性子。
后来她发现,女儿好像总是能共情她,认可她,总是同情她的任何想法,站在她这一边觉得秦子律很坏。
头一次,黎音觉得因为女儿的存在,她突然意识到她是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这些的。
而这也让她学到,如果她总是想起秦子律的缺点,转而去跟阙阙说,那么阙阙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可是人都是不完美的。
所以每当自己想要生气,不开心的时候,那就去想想他的优点,想想当初是怎么喜欢他的。
自己就又会瞬间开心了。
那么这样她就会意识到,黎音是在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阙阙,会导致她以后对男性,还有别人有不好的观念,这样是不好的。
所以黎音也在成长。
而且她也终于知道,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是要由她自己去构建的。
她不能总是去入侵孩子的世界。
企图获得获得她的喜欢和认可。
因此她总算是发现,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有什么不同和不好的地方了。
由于小时候,自己的妈妈总是看不到自己的老公,所以就把她得不到的情绪在她的身上榨干,以此来获得同情,得到认可。
而长久之下,黎音也学会了。
而且差一点黎音也这样做了。
只是,她不会再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了。也不用再给自己生个“父母”。
不再需要通过以自我为中心来满足。通过压抑孩子的情绪,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自己。
她要意识到孩子和父母是不一样的。
是需要有边界的,是需要有独立性的。
而且她既不是自己的影子人格,也不是秦子律的影子人格。
她是她自己的。
她是完整的,而且充沛的。
因此,她总想着用小时候做不好事情就去打压孩子的那套方法继续用在阙阙身上,就是一种创伤代际。
本质上她还是没有疗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