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长乐与豫章的事情,单说杨恒,此时他正在指挥着众人把蒸汽机给安装在一个早就制作好了的车底盘上呢,难道说杨恒就这么有信心一次安装完毕就能够使用。
这个不能不说说,虽然这个多缸的蒸汽机没有试机过,可是也经过了大量的模型试验,甚至是计算,这才定稿的图纸,开始制作部件。
总归,这原始的蒸汽动力机车,还是要归类于粗糙制品范围里面的,而且要求的效率也不是那么高,对耗能也不是特别需要节省,如果打个比方说,就是人们进入了一个含金量很富的富矿,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先把好的东西捡走,而那些贫矿,还真没有人瞧得起的,自然,到后期,就需要考虑贫矿了,贫矿的炼制,自然就需要更加精致的工艺了,虽然这个比喻有些不合题,可也差不多是那么一回事了。
而杨恒现在制造的这些东西,除了化学方面需要精密以外,其它的都不是要求特别高,如这个蒸汽机车,首先对耗铁,耗煤就没有要求,就是能尽量功率大就成了,这样,如果认为不安全,可以多往上堆铁,燃烧值不够,可以多烧煤,速度,要求也不是很快。
还有以前制造的发电机,虽然没有合格的硅钢,可普通的铁片也能导磁,就是磁导量小而已,同样能够发电,就是发电机需要尽可能大就成了,损耗大一些而已,只要能发电,低损耗,高导磁的硅钢片,甚至是其它的导体也会出现的,初期么,这是一个学习的阶段,而不是一个节省的阶段。
啥,把资源耗光了,这可是在古代唉,可没有耗能大户,多消耗一些资源怕什么,况且,这上来就出成品甚至没有经过试验阶段,不知节省了多少资源呢,所以,这些在杨恒的眼中都不算事,只要东西能够制造出来,能用就成,利用这粗糙的东西,创造一个暴利,接着再利用这些挣来的利润,对一些东西慢慢改造,不就是越来越好了么。
“快造成了呀,观音婢,你帮我考虑考虑,这铁路是先往哪个方向建呢,要不,我们先把高句丽给灭了,要知道,这可是梗在朕心头的一根刺呢,当年广可是三征高句丽,可就是没有成功,而最后这国力也消耗在了这上面。”
“二郎,这个,妾可不明白,你最好跟大臣们商议,要不找学文商议也成,妾想,他也许明白这些事情,总归这铁路可是他在组织建设呢。”长孙细声细气的说道,这个是她真插不上言,如果说几年以前,长孙也许会劝说李二不要考虑这个,可现在,大唐的国力那是蒸蒸日上的,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不过,这大唐的国力上去了,可李二的信心没有跟上去,这才有些迟迟疑疑的呢。
如果找杨恒询问,杨恒第一的念头是反对,可仔细想的话,那就不是反对了,此时的大唐,在地球上已经无敌了,虽说轮船还没有在任何人的心中有想法,可那个东西在火车制造成功之后,轮船还会晚么。
“报告东家,蒸汽机车全部组装完毕。”“好,组织人进行两次检查,如果没有什么遗漏,那就点火,试车,对了,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你们检查吧,多检查几遍,我要去请陛下来现场点火呢。”
突然,杨恒想起。这么一个大事,这点火可不能轻易的进行,一定要请李二来,不然,李二该不高兴了,所以,多检查几遍是正常的,不然,当李二点火之后,这火车运行不起来,那不是笑话么,而且这李二还不能不请。
“陛下,来了,来了,驸马来了。”“成,这小子算是知趣,传下话去,让学文直接来见朕。”“陛下,臣请陛下明天亲自为新的火车点火,臣在来之前已经跟袁道长询问过了,明天是黄道吉日,利做万事。”
好吧,老袁也能忽悠,利万事这句话都出来了。“真的,袁道长是这么说的,利万事?”其实李二心中也是有些担心的,如果他去了,点火不成的话,这不丢面子么,如果让其他人点火,不成功还好,成功了,那同样丢面子,这么大的事情,他李二竟然没有到。所以,李二才特别在意袁天罡这句话的。
“学文,你跟朕说说,明天的点火真的能够成功么?”“放心吧陛下,明天百分百能够成功,就是不成功也会成功的。”
“那好,朕决定了,明天朕去,不但朕要去,就连全朝堂的官员们也都去,甚至还要让长安的民众也要到现场去,朕就需要这个轰动的效果。”李二一下狠下心来,要动,那就动个大的吧。(未完待续。。)
第四一七章 奔驰吧列车
贞观十一年七月酉日,这是一个应该让历史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李二让人早早的就把城门打开了,而且早朝也直接放在了杨恒建立的列车工厂外面的火车站里,其实也不算是早朝了,就是早朝免了,人们要早些到那个地方去而已,这主要是地点离长安城有些远,如果走慢了,就会赶不到那个地方了。
点火的时间是定在卯时,时间有些早,那必须要早开城门了,而且在昨天,李二就已经在长安城里做广告了,什么天赐神器,什么巨龙飞翔的,总归是怎么吸引人,怎么说就是了。
不过这效果也真是不错,在还不到卯时的时候,在空旷的旷野上有那么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卧在铁道上,而周围则是人山人海的围在了那里。
“大哥,火车是个什么稀奇的东西?”“火车呀,你没有听到武侯们说,火车,那可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物呢,而且今天好像我们就能到上面免费坐一圈呢。”
“你们都不懂了吧,这个我知道,我三叔的四大爷的儿子的大侄子媳妇是在那个什么火车上卖吃食的,……”这个,你扯那么远干嘛,不就是你堂兄弟媳妇么。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人们议论着,“陛下到。”突然一声大喊,接着,李二的仪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个,是谁教的,你怎么不教他们下跪呢。只是站在那里叫喊。
“往后站。往后站。”一队武侯在仪仗的前面给开着路,其实,在人群里面也有一些便衣的武侯存在,李二出行,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看着,危险一定会有的,自然安全还是需要保证的,这一夜。一些相关的人可是忙碌坏了,不过,为了显示盛世太平,还有这些盛世奇迹一类的事情,这人山人海是必须要的。
在李二的仪仗的后面是大臣们的车架,再后面则是各国驻大唐的使节,“你说,大唐现在要干什么?”“不知道,看着吧,你有没有发现。大唐在这几年可是变化很大的,尤其是这军备。甚至是其他的方面都很强,我们这些国家呀,危险了,最好,我们还是小心一些,不要让天可汗陛下给挑出什么来,然后对我们动武。”
实实在在的,各国的使节看到长安城里这几年的变化,他们害怕了,在以前的时候,偶尔他们还会挑挑刺,跳跳脚的,可现在,他们连放个屁,都需要东张西望好长时间,他们怕不小心臭着谁,给他们的国家惹祸上身。
“李公,这小子又弄出什么事情来了,你看陛下,这么早就带着我们来了,可怜的我呀,平时起床就比较早了,可今天起得更早。”“呵呵,王公,你是不是昨晚又爬你家那个小妖精的肚皮了,不然,你怎么会这个样子呢。”“你,你,你不是也有不少的小妾么,你跟我说,你昨天晚上是在哪里过的?”
“学文,是不是可以开始了?”“成,让我们先放几支爆仗来烘托一下气氛。”说着话,杨恒朝着车头那边一摆手,接着在四个角上都响起了响亮的鞭炮声,这鞭炮可是杨恒让人特制的庆祝用的带光的,甚至很响亮的声音,这气氛真的是一下给烘托了起来。
“陛下,大唐首台火车准备完毕,请陛下点火。”“带路。”杨恒在前面带路,李二跟在后面,其实不需要杨恒在前面走,因为,此时已经有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从李二的面前一直铺到了火车机车的车门那边,自然,杨恒是不可能走在红地毯上的,他只能在一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