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在南宋 > 第322章 剿抚并用(第2页)

第322章 剿抚并用(第2页)

沈二狗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带兵出发。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都觉得应该趁热打铁,彻底消灭窝阔台的势力。

杨建国却摇了摇头,蹲下身,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不行,漠北太大了,盲目追击只会被拖垮。咱们的粮草和淡水虽然能靠系统补给,但士兵们长途奔袭,体力肯定跟不上。窝阔台之所以能撑到现在,靠的就是各个蒙古部落的支持,有部落给他送粮食、送牛羊、送战马。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部落争取过来,窝阔台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鱼,不用我们打,他自己就垮了。”

将领们听完,都恍然大悟。沈二狗拍了拍脑袋:“还是主人想得周到!这些蒙古部落就是窝阔台的根基,咱们把根基拆了,他就是个光杆司令!”

接下来的半个月,杨建国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

一方面,他派出十支精锐小队,每队五十人,配备无人机和信号弹,专门清剿那些被窝阔台派出来,到处骚扰的蒙古游击分队。

这些小队装备精良,机动性强,一旦发现敌情,要么自己解决,要么立刻发射信号弹呼叫支援,没几天就把窝阔台的游击分队收拾得干干净净。

另一方面,他还派出二十多个使者,带着罐头、布匹、药品和各种现代生活用品,前往各个蒙古部落招抚。

出发前,杨建国特意交代使者:“你们见到部落首领,一定要把话说清楚。只要他们愿意归顺大宋,不仅能保住现有的牧场和牛羊,我们还会给他们提供庇护,以后谁也不敢欺负他们。另外,我们会在每个大部落附近设立集市,用公平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羊毛、皮革,卖给他们急需的粮食、盐巴和铁器,绝不欺负他们。”

使者们领命去了。

二十多支使者队伍,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顺着草原的风,散向漠北的各个角落。

每一支队伍都精心挑选过,由一个能说会道、懂蒙古风俗的军官带队,再配十个身手利落的精锐士兵当护卫,还有十匹壮实的驮马,背上驮着沉甸甸的木箱,里面装的全是能让草原人眼前一亮的好东西。

其中一支队伍,带队的是杨家军的一个连长,名叫王彪。

王彪三十多岁,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看着凶巴巴的,实则心思细得像筛子。

他在边境跟蒙古人打了十几年交道,蒙语说得比汉语还溜,草原上的规矩门儿清,派他去招抚小部落,再合适不过。

他们这队的目标,是肯特山南麓的乌尔逊部落。

这部落小得可怜,总共就一千多口人,全靠放羊过活,这些年被隔壁的乃蛮部欺负得够呛,日子过得紧巴巴。

王彪他们骑着马,走了三天三夜,终于瞅见了乌尔逊部的营地。

那营地建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几十顶毡房破破烂烂的,有的毡房顶上还露着窟窿,羊群在附近的草地上慢悠悠地啃着草,看起来没啥生气。

一瞧见王彪他们这支穿着整齐军装的队伍靠近,牧民们瞬间慌了神。

窝阔台前几天将部落里仅剩的几十个男人全都征走。如今部落里大多数都是女人和不满十五岁的孩子。

女人们抄起身边的木棍,赶紧把孩子拽进毡房,一个个紧张地盯着杨家军,像是在看豺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