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章:“有劳舅舅了。”
&esp;&esp;王简:“是章州百姓得了陛下庇护才不再乌烟瘴气了,是陛下的功劳。”
&esp;&esp;这顶帽子扣到赵章头上,既感到高兴,又觉得不好意思。
&esp;&esp;少年人的心里头到底是激动的,他总算不是废物,能为自己的国家和臣民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esp;&esp;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但积少成多,只要有那么一群人去努力,未来总会看到光明。
&esp;&esp;王简背着手离去,前往长寿宫。
&esp;&esp;赵章望着他的背影,那身扎眼的绯袍令心中倍感温暖,他无比庆幸当初老爹给他留下这么一个人在身边辅佐。
&esp;&esp;如果没有这个舅舅,他这一生的傀儡皇帝是当定了的,母子只能被束缚在宫里,受底下的权臣摆弄。
&esp;&esp;换句话来说,倘若他失了势被夺了位,他也宁愿是王家人上位,虽然外祖手段辛辣只为私欲,但自家舅舅是世子,只要顺利上位,对大燕总要好过于被几个哥哥们掌控。
&esp;&esp;另一边的长寿宫里热闹不已,王太后正跟几个太妃们分年礼。
&esp;&esp;听到王简前来,她调侃道:“三郎还真是赶巧。”当即对刘嬷嬷道,“把他领到偏殿去候着,哀家稍后就过去。”
&esp;&esp;刘嬷嬷应声是,便退下了。
&esp;&esp;王简在偏殿坐着等了许久,听着几个太妃打趣逗乐,热热闹闹的,还真有几分过年了的气氛。
&esp;&esp;直到几个太妃都离去后,王太后才请他过去。
&esp;&esp;姐弟俩在一间稍小的房间里说话,王简看到桌案上的油糖,笑道:“还真是赶巧了,跟阿娘讨一份回去。”
&esp;&esp;王太后抱着手炉,坐在凤榻上,说道:“给你们的年礼明日送去,你想要什么只管说,我都给你备。”
&esp;&esp;王简瞥了一眼刘嬷嬷,她立即遣退闲杂人,守到外头。
&esp;&esp;“今年多备些礼过去,特别是爹,多送些给他。”
&esp;&esp;“???”
&esp;&esp;王简朝她招手,王太后坐到他跟前,二人窃窃私语。
&esp;&esp;王太后掩嘴一个劲儿笑,调侃道:“那省亲时咱们又来打一场叶子牌,通宵。”
&esp;&esp;王简连连摆手,“阿姐饶了我吧,我跟梁王老儿他们仨一坐就是半天,腰酸背痛,牌瘾大得要命,你还通宵,我可经不起这般折腾。”
&esp;&esp;王太后嫌弃道:“你年纪轻轻的,还没娶妻呢就叫腰酸背痛了,等以后娶了媳妇儿,腰更痛。”
&esp;&esp;王简:“???”
&esp;&esp;娶媳妇儿跟腰痛有什么关系?
&esp;&esp;第二日宫里送到国公府的年礼确实要比往年丰厚不少,特别是那株一米高的红珊瑚,分外夺人眼目。
&esp;&esp;马公公说是陛下专门送给卫国公的。
&esp;&esp;姚氏由郭婆子搀扶着看年礼,笑容满面道:“今年怎么送了这么多来?”
&esp;&esp;马公公回道:“这是太后的意思。”
&esp;&esp;乔氏在一旁看得酸溜溜的,有个高嫁的闺女就是不一样。
&esp;&esp;待家奴把年礼清点完后,姚氏命管事打赏,马公公等人得了赏钱,高高兴兴地回去复命。
&esp;&esp;所有年礼都入了库房,姚氏去了一趟王老太君那儿,把宫里送来的年礼说了。王老太君道:“到底是娘家人,太后还是惦记着咱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