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下晌,太阳渐渐西斜,阳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薇正坐在矮桌前,给陈大柱的棉袍絮绒。她把拣好的鸭绒一点点铺在裁好的布里,铺得很均匀,每一处都厚薄一致,这样穿起来才舒服,也更暖和。棉袍的前襟已经绣好了一半,鼓鼓囊囊的,看起来就很暖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什么又软又薄的东西,从门缝里慢慢塞了进来。林薇的心猛地一紧,手里的鸭绒都掉在了桌上。她瞬间屏住呼吸,侧耳仔细听,那响动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就消失了,周围只剩下风吹过院墙外树枝的“沙沙”声。
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对着里屋的方向轻轻咳嗽了一声——陈大柱正在里屋修理锄头,听到咳嗽声,探出头来想看,林薇却对着他轻轻摇了摇头,又指了指院门,示意他别出声,别动。陈大柱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握紧了手里的锄头,却没有出来,只在里屋悄悄看着。
林薇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尽量让自己的脚步没有声音。她贴着门板,透过门缝向外看——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几棵老槐树的影子落在地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任何动静,仿佛刚才的响动只是她的错觉。可她知道,那不是错觉,刚才的声音很清晰,一定是有人在门外放了东西。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拔开门闩,只打开一条小缝,快速向外扫了一眼,确认没人后,才把门推开一点,弯腰看向门槛——只见门槛内,躺着一个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小小纸块,是方胜的形状,边角都压得很平整,看起来很精致。
林薇伸手将纸块捡起来,入手微沉,能感觉到里面裹着什么硬硬的东西。她没有停留,迅速关上门,重新闩好,转身快步回到堂屋,甚至不敢再看院门一眼。
陈大柱也从里屋走了出来,脸色有些凝重:“薇儿,啥东西?是谁放的?”
林薇没有说话,走到矮桌前坐下,将纸块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是上好的宣纸,比她平时用的草纸细腻多了,上面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展开后,一枚打磨光滑、触手温润的青色玉珠从纸里滚了出来,落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这枚玉珠有拇指肚大小,颜色是淡淡的青色,像春天刚发芽的柳叶,又像雨后的天空,均匀得没有一点杂色。林薇伸手拿起玉珠,指尖传来温凉的触感,玉珠很光滑,显然是被人反复打磨过,握在手里,能感觉到一种温润的质感。她仔细看了看,发现这玉珠的玉质,和她藏在墙缝里的碎玉有几分相似,都是细腻、温润的质地,只是碎玉颜色更深些,还带着裂纹,而这枚玉珠颜色更匀净,也更完整。
纸上用毛笔写着一行简洁的小字,字迹工整、有力,笔画间带着一股文雅之气:“三日后,巳时正,清韵茶楼,静候佳音。若允,佩此珠为记。——苏”
只有短短一句话,没有威胁的话语,没有催促的字眼,只是再次向她发出了邀请,还附上了这枚玉珠作为信物。
林薇捏着玉珠,指尖微微用力,玉珠的温凉透过指尖传到心里,让她冷静了些,可心里的疑问却更多了:这枚玉珠,到底是苏文远进一步展示诚意的方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试探?如果是诚意,他为什么不直接来找她,而是用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送信?如果是试探,他想试探什么?是试探她敢不敢赴约,还是试探她对玉珠的反应?
而且“佩此珠为记”这句话,也很有讲究。这意味着,如果她决定赴约,就不能直接去找苏文远,而是要在进入清韵茶楼后,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让他看到这枚玉珠,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愿意合作的态度。这既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考验——她能不能在不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让苏文远看到玉珠?茶楼里人多眼杂,会不会有其他人盯着这枚玉珠?
林薇把玉珠放在桌上,看着它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青光,心里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三日后的巳时,也就是后天上午十点左右,她只有三天时间来做决定,是去,还是不去。
更让她在意的是,对方能把这封信和玉珠悄无声息地送入她家门内,甚至没有让她和陈大柱察觉到一点动静,这说明对方的能力不容小觑,至少在跟踪、隐匿方面很有手段。这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无声的提醒:他们的视线,从未离开过她,她的一举一动,或许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就在这时,正在里屋玩布老虎的丫丫,听到堂屋的动静,抱着布老虎跑了出来。她的布老虎是林薇前几天用碎布做的,黄黑相间的身子,圆滚滚的脑袋,用黑纽扣做的眼睛,看起来很可爱。丫丫跑到林薇身边,看到桌上的玉珠,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伸出小手想去摸,又怕弄坏了,只轻轻指着玉珠,奶声奶气地说:“娘,珠子……好看,像……像小鸟的眼睛。”
林薇一愣,低头看向丫丫,又看向桌上的玉珠:“小鸟的眼睛?丫丫为什么觉得像小鸟的眼睛呀?”
丫丫抱着布老虎,小脑袋歪了歪,认真地说:“就是像呀!上次爹爹带丫丫去河边,看到树上有小鸟,小鸟的眼睛圆圆的,亮亮的,就像这个珠子一样,而且小鸟的羽毛也是这样淡淡的颜色。”
林薇心中一动,连忙拿起玉珠,凑到眼前,对着阳光仔细观看。之前她只注意到玉珠的颜色和质地,没仔细看里面的纹路。现在对着阳光一看,才发现玉珠内部,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如同鸟类羽毛般。
这独特的纹理,是巧合,还是另有含义?是否与苏文远锦囊上的青松图案一样,是某种家族标识?
夜幕降临,林薇将玉珠和字条小心收好,心中的天平,似乎开始微微倾斜。苏文远两次接触,方式都算得上克制有礼,与之前那伙人的鬼祟作风截然不同。或许,值得冒一次险?至少,去听一听他到底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但她也没有完全放下戒心。她将那片碎玉从墙缝中取出,用油纸包了好几层,寻了个更隐蔽的地方藏好——即便赴约,真正的关键之物,也绝不能轻易带在身上。
三日期限,如同悬在头顶的细绳。飞针走线依旧,但林薇的心,已无法完全沉浸在为家人制备冬衣的宁静之中。前方的路,迷雾重重,而三天后的清韵茶楼,或许将是决定她和小家未来命运的一个关键岔路口。
她拿起那枚青玉珠,对着灯光久久凝视,仿佛想从那一抹温润的青光中,看透未来的吉凶。
喜欢重生农妇逆袭记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重生农妇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