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文艺的梦想 > 第三章 天要下雨劝娘嫁人(第1页)

第三章 天要下雨劝娘嫁人(第1页)

十几秒钟,周遥眼前闪过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表情也随着回忆变换,却让一旁的周母发觉了。

看着儿子一边发呆,一边脸色露出淡淡的哀伤,周母立刻收拾起了自己的愁绪。她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拍了拍伢子的大腿:

“哎哟,哭丧着脸干什么?赵主任不是说了,你这病,有得治!别担心,妈这就准备准备,咱们出院马上去沪上……”

去沪上?按照眼下周家这光景,路费都不知道从哪儿来!周遥回过神来,自然知道老妈此刻正强撑着给自己鼓劲呢!

“不,妈,您听我说!”

周遥打断了母亲,然后自顾自地定了定神。

自己重活一遭,有的是后世几十年的经历和沉淀,总不能再叫母亲吃苦受罪。眼下,自己的病要看,但这笔医疗费,周遥决定靠自己!

“您先去办出院手续——赵主任也说了,我可以出院了,多住一天就是一天的钱。咱们先回家,这几天,让儿子好好想想,我们再盘算去沪上的事。”

“盘算?你盘算?”周母瞪起了眼睛,“你顾得了读书、顾得了养病,还能顾得了赚钱养家哇?这事儿有妈操心……”

“妈,家里没钱了吧?”周遥不得已,再次打断了老妈,“我这次住院治病,您得借钱了吧?找谁借的?是我小汪叔吧?”

儿子一连串的问题打得周母措手不及,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让周母一下子尴尬起来。她下意识地想张嘴否认,可迎上自家伢子笃定的眼神,却又不知怎么说了。

看着母亲的表情,结合上一世的记忆,周遥暗地叹一口气,心知自己说对了。

前文说到,周遥的爷爷单位分过一套房,在南湖边上,算是老一批建起的比较好的楼。因为外面刷了一层白,故而又叫小白楼。

围绕那两栋小白楼,还有稍次一点的、其它单位的职工楼,后来这一片都成了一个“南湖社区”。

小汪叔本命汪建军,是原先市设备安装公司的员工。他单位的职工楼便挨着那两栋小白楼,算是邻居了。

可惜进入85年,汪建军所在的设备安装公司就日暮西山。汪建军成天在单位无所事事,闲不住,便利用自己一双巧手,在南湖边上支了个小摊,成为了一个修鞋匠。

别小看这行当!在物质还不丰富的年代,谁家的东西用坏了就扔啊?汪建军不光修鞋,什么拉链啊、雨伞啊、各式包的搭扣啊、甚至一些小电器都能鼓捣。加上自己也住这一片,和邻里混个脸熟,大家都乐意找他修补。

时间一长,修鞋摊的收入甚至比一般人上班的工资都多!汪建军乐得如此,干脆班也不正经上了。到了90年代,下岗潮兴起,汪建军干脆向单位申请“放长假”,即停薪留职,自谋生路。

可是,汪建军这么些年一直维持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倒让邻里们很好奇。没有爹妈催婚,大爷大娘叔叔阿姨也免不了“关心关心”,汪建军一律打太极应付过去。

直到有一回,在哥们儿家喝酒喝多了,汪建军才憋出了一句话“我觉得玉芳嫂子好……”

刘玉芳,周母的名字。

虽说当时周遥的父亲已经没了,周家也从南湖社区搬去了代家巷的棚屋居住,但毕竟这么多年邻居下来,谁不知道谁是谁呢?

立刻有人回忆起来,似乎刘玉芳找汪建军修补啥的,每次都少收点钱,到后来周家困难了,汪建军干脆就“义务劳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