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们所穿的麻布虽然比丝绸好上一些,但是也不够舒适,而棉布则更为柔软。
陶都护听着魏琳说起这些,已经预想到这种布料进入中原市场后,会给中原带来怎样的冲击。
“我们纺纱机的效率更高,成本也会慢慢降下来,最终所有的庶民都能穿上衣服。”魏琳说道。
很多州县,还有许多人家中只有一件衣服,他们养不起蚕,一家人只能换着穿,谁要出门谁就穿上衣服。
更有甚者,为了省下布料,光着身子在夜间种田。
宵禁制度在长安很严格,但是落到各个州县头上,那些郊外的农户们并不会受到宵禁的影响。
工具的发展使得效率提升,能在同一时间制造出更多的产品,致使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带来的后果,就会让更多穷困的庶民也能穿上衣服了。
魏琳不仅要在鸣沙县修建纺织厂,还要将珍妮纺纱机推广出去。
陶都护得知她的想法后,感叹道:“君非医者,但怀仁心。”
想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穿好衣,在读书人的眼中,这就是君子之仁。
他看着这位过分年轻的小县令,觉得魏琳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为天下庶民之人,又怎么会令人害怕呢?
陶都护唾弃了一会儿之前自己的想法,又很快调整好情绪,主动要求前往敦煌郡,监督敦煌郡纺织厂的修建。
“我本来就要去拜访俞刺史,只是顺道而已。”他这样说道,也是好奇敦煌郡的纺织厂,和鸣沙县又有什么不同。
魏琳笑道:“那可来不及了。”
她还打算让工匠再改进现在的织布机,得等到新的织布机被制作出来后,敦煌郡的纺织厂才会动起来。
陶都护叹了口气,对于自己不能一见纺织工工作的场景而惋惜,将自己带来的工匠留给她后,就挥手和鸣沙县的众人道别,准备前往敦煌郡拜访俞刺史。
他在鸣沙县的所见所闻,都会记录在自己的游学日记上,或许以后真的能出版成册,让天下人都领略一番西域的风景。
魏琳笑眯眯看着他离去,又戳了戳王婉:“王娘子,想不想去敦煌郡逛逛啊?”
王婉抿着嘴笑起来:“想。”
“我有一封信要捎给俞刺史,你帮我送过去吧。”魏琳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封信,冲她眨了眨眼。
那是一封空信,上面什么都没有写,她只是想让王婉多出去看看。
王婉待在深闺十几年,又在鸣沙县蹲了好几年,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可以像男子一样到处乱跑。
“王娘子比许多儿郎都还能干呢。”魏琳又笑着鼓励她道。
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