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重视长房,培养长房是传承多少年的老习俗,可宋冕又不是古人,才不管那么多。
他习惯性的跟宋老蔫一起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着包子。
等到肉丸里的油汤滚到肚子里,浑身那个舒坦劲儿,就别提了。
第二十八章心态转变
吃了两口包子,宋老蔫又打来了三碗热汤,里面撒了辣椒和葱花,还有两滴香油。
老宋头也是有本事的,只要不是乡里乡亲的,他很快就能跟陌生人拉进关系,并且成为朋友一般的存在。
乡里乡亲的是没办法了,大家恨不得将他拽起来打一顿。
喝着热汤,宋冕又看向老太太,忍不住画饼道,“奶,等分家以后,跟着我吧,我能赚钱,咱天天吃包子,下饺子。”
“傻小子,老百姓怎么能天天吃包子,吃饺子,人家算命先生都说了,李自成本来有十八年皇帝命,他非得天天吃饺子,结果一顿饺子一个年,十八年的江山十八天坐完了。”
“咱们老百姓啊,可不敢想那么好的日子。”
老太太嘴上说着不敢享受,脸上却笑开了花。
宝贝孙孙年纪不大,却是个顶顶孝顺的。
自己出门,都是打顺道牛车,自己要跟着出门,他就包车,为了自己的面子,还甩出银币去。
刚才更不用说了,怕自己饿着,还给自己大肉包子吃。
自从老头子去世之后,家里人就没有人这么想过他,甚至还总是想抠搜她那点棺材本。
往常自己偶尔攒点好东西,也是偷摸着给了孙媳妇,让她将养身体,盼着她给自己赶紧生个重孙。
倒是这个宝贝大孙子,天天惦记着她,第一次出去赚了钱就给自己买了木梳,平日里出去收破烂,也总是给自己带些零零碎碎。
人心都是肉长的,宝贝孙子天天想着自己,老太太的执念自然而然的就松动了。
“奶,李自成那是本事不济,跟吃不吃饺子没关系。”宋冕笑呵呵的继续画饼,“等孩儿过两年考中举人,当了官,那还得给您挣个诰命夫人呢。”
刚才老太太没有第一时间反驳,宋冕立刻趁热打铁,先将老太太哄高兴了。
“快别吹了,等你中了举人,祖母怕不是都进了阎王殿了。”人年纪越大,越需要关心和呵护,听着宋冕这么在乎她,老太太也笑得合不拢嘴。
同时心里也很是后悔,当初如果不送宋冕出去当书童,而是让他在家里发展,没准现在日子过得更好。
宋冕正要继续说什么,眼光却瞥见了两道熟悉的身影,他眯着眼仔细看了看,就见宋思忠跟着他大舅、二舅簇拥着一个穿着华贵的人,进了一家青楼。
“我靠,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了,宋思孝这畜生竟然去青楼?”宋冕立刻气得咬牙切齿。
那穿着华贵之人,一看就是经常去青楼的,轻车熟路的就领着他们进去了。
宋冕测了测身子,挡住老太太的视线,他终究是没忍心让老太太看见。
祖孙二人吃得好,喝得也舒服,就都想到了宋冕的大哥和大嫂。
宋冕花钱大手大脚,下意识的就要带几个驴肉火烧回去。
老太太不答应,连连摇头道,“你大哥那大肚皮,得吃多少火烧才能吃饱?买点粗米回去下锅,再切点肥肉榨出油来。油留着炒菜,他们吃肉渣就挺好。”
“娃,人要想富,就得细着来。”
老太太又开始了,而且还霸道地带着宋冕找到了一家粮食铺子。
一口气买了三十斤糙米,让宋老蔫扛着。
老太太以为宋冕得找家票号,将银票取出来,没想到这小子从袖子里一掏,就拿出一枚十字钱来。
老太太瞬间目瞪口呆,这小兔崽子,身上到底有多少银子?
宋冕嘿嘿一笑,再老太太耳边低声呢喃,“等到分了家,钱都归您管!”
老太太拍了宋冕屁股一下,笑骂道,“臭小子,满肚子坏心思!”
等到三人打到牛车,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大娘齐氏一脸不悦地看着扛着米回来的宋冕,“长本事啊,一个十字钱拿去包车,就换这么点东西回来?剩下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