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州?夷州?当归啊!”他重复着,脸上却是懵懂的样子,“咱们大梁就不把这些地方收回来吗?我听说夷州也是个好地方呢。”
“嘿!那肯定是好地方那个啊!”老太太来了精神,嘬了两口烟,“我听你太奶说,那里是沃野千里,当初大明覆灭的时候,延平王就想攻占此地作为根基之地呢。”
“没想到出了咱们大梁朝的太祖爷,那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收服了不少南明降将,端着火铳,骑着快马,愣是把北边儿的蛮子都赶走了!”
“自然而然的,就顾不上南边儿这些边边角角!”
宋冕心里飞速地捋着:这是明朝之后的朝代,不过貌似就争气了一代人,连弗朗机人和红毛番都没赶走。
他想起了穿越者神器,赶紧问道,“奶,那咱们为啥不种棒子和红薯啊?我当书童时,在一本杂记里,了解到这两种庄稼,都很高产的。”
老太太磕了磕烟杆,笑着说道,“难怪你小子要科举,是真的学了点东西,咱们大梁朝太祖爷当初下了圣旨,让全国各地种棒子来,还有啥红薯和土豆,都是从弗朗机人他们手里弄来的种子。”
“啧啧啧,傻孙儿啊,你是不知道啊,这东西大家都不会种啊,那些年饿死了多少人。那些当官的,可不管咱们会不会,强行改稻为棒,改稻种薯,一下子饿死了老多人了!要不是太祖爷能耐,这江山没准儿又翻了。”
宋冕听完人都傻了。
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结果没有推广,老百姓不会种,还差点引起大规模的叛乱?
这是什么穗宗操作?
听完老太太的讲解,宋冕并未被老太太口中强大的弗朗机人给吸引,反而越发的觉得,自己必须科举。
既然老天爷让自己来了这么个时代,自己总归要做些什么。
他思考了片刻,继续问道,“奶,你能支持我科举吗?我爷都支持我了。”
“你爷懂个屁!”老太太一愣,旋即笑了笑,“傻小子,你爷要真有本事,能让咱们家落得今天这个样子吗?”
“别听你爷瞎咧咧!”她掰着手指,对宋冕说道,“咱们就说读书,你做过书童,但是也没学啥真本事吧?是不是得重新蒙学?蒙学最少要拿三两银子,你想让谁拿这个钱?”
“我自己去。。。。。。”
宋冕的话还没说完,老太太继续说道,“这只是开蒙的钱,笔墨纸砚呢?咱们大梁人都想考官,一刀纸最便宜的,也得大几十文。”
“墨、毛笔,也是钱,这些东西就算是都花了,也只是认字而已。”老太太又狠狠地嘬了一口,“我算是看出来了,读书对于咱们这些寒门小户来说,太难了!”
“你大伯他们,每次科举考试,要花报名费、保结费、住宿费,几十两银子一眨眼就没了,为啥我不想让你读书,现在绝大多数科举的钱,都是你大伯母变卖嫁妆和你大伯赚来的。”
“要是加上你,这钱就得翻倍。”
“再说,刚才那些只是童生的钱,后面还有府试、院试,就算都过了,也只是个穷秀才!”
“更别说秀才上面的举人了,老婆子我都不敢想。”
“有那冤枉钱,你砸在弗朗机人身上,让他们给你几条枪,弄几条船,出去开块地,自己都能称王封官了,折腾这个干啥?”
“孩儿啊,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读书科举未必是条好路子。”老太太收起烟杆,拍了拍宋冕的肩膀,转身回了院子。
老太太走后,宋冕的思绪越发的混乱。
大梁朝。。。。。太祖重新恢复汉人江山。。。。。蛮夷在海外兴起。。。。。大争之世。
读书千难万难,可能折腾了一顿什么都没有。
给弗朗机人当狗,或许第二天就能吃饱饭。
这些信息,在宋冕的脑子里不断地碰撞。前方的道路,并不难选择,对错每一个后世之人,心里都有数。
但沉重、几乎压得让人喘不过气的现实,又沉重地拦在自己面前。
得闲吃饱饭,得先想办法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