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想想,总不能因为咱们父亲不在跟前,咱们这小家就都不当人了吧?”
大哥听得神色复杂,他第一次用看大人的目光看着宋冕。
见宋冕说的自己男人也不比划了,孙氏推了推宋冕,“好了小冕,你大哥脑子轴,今天先让他吸收吸收,我们去赶海,捡点算点,总归是能卖点钱的。”
说着,扭头看了一眼月光下,大房居住的大瓦房,以及屋内闪烁的烛火。
而自家则是黑漆漆的牛棚,心里很不得劲。
宋冕想跟着去赶海,却被大嫂告知,夜里还风大,怕他身子骨还没好,再受了风寒,便让他在家里呆着,给牛洗刷洗刷。
宋冕提着水桶就去干活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老太太跟他聊完,回屋就睡了,而大伯母和大伯父这会儿还在小声议论着。
大伯父宋有福听齐氏絮叨烦了,呵斥道,“人家小冕之前去做书童,寄回家的月钱,咱们也花了,今天又拿我爹说事,你让我怎么办?非得逼死他们哥俩?”
“谁说让你逼死他们了?我是让你想想办法,他们今天敢抢粥喝,明天就敢抢我嫁妆,换钱去读书。”齐氏声音压得很低,但却很是尖锐,一脸的不爽。
她越看宋冕越有气,之前乖乖巧巧随意摆弄的小娃子,怎么出去做了几年书童,就变得如此大胆了呢?
之前孙氏还是忍气吞声的,他这一回来,孙氏都要敢跟自己动手了。
再这样下去,大房的地位怕是要保不住了。
“小冕这孩子有几分脑子,他要是真的能踏踏实实读书,我把我的这一份读书的机会让给他,也未尝不可,尤其是这小子今天画我爹时候那样子,颇有几分洋人画的意境,说明这小子有点东西。”
“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咱家思忠、思孝本事也就那样,不如让二房那边儿也试试。”
宋有福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这小子在外面当了那么多年书童,耳濡目染的总归是能学到点东西的,若是自己供他读书,
兴许是真的有机会。
不过这小子据说心术不正,给人家当书童,差点把人家丫鬟给睡了。
他自己也有点担心宋冕的人品。
齐氏愣了下,“你疯了,你想扶持他科举?他今天都敢跟我闹,他要是长了本事,肯定得反了天!”
“反了天就反了天,他真长了本事,咱们求上门去,他能不管?”陈有福瞪了齐氏一眼。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科举一直没希望,自然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不过科举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那是要争命的,千军万马过那一条独木桥,他要是连我这一关都过不去,可就别怪我不帮他了。”
陈有福的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宋冕为什么要读书?
归根结底就是在大户人家做书童,长了见识。
见识这东西是把双刃剑,他能让人回不到从前,不愿意吃苦。
也会激发人的斗志。
可老宋家不一样。
在人家大户人家做书童,那是大鱼大肉,绫罗绸缎,这些东西宋家都没有。
宋有福看着齐氏那满脸不悦的样子,摇了摇头,“夫人,你过来,我交代你两句,明日起,这般这般。。。。。。。”
齐氏听完,脸色复杂,但还是咬牙道,“听你的,但是得先按我说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