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自动略过朱翊钧最后一句拉踩冯保的话。
“只要皇上相信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朝廷,而无任何私欲,臣就……。”
“张元辅这话说得就见外了啊,朕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
你即是父皇留给朕的第一辅臣,也是朕的老师。
所以朕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你的。
第三章给元辅当靠山
这样吧,朕已经想好了,朕打算任你为内阁总理大臣,从一品。
往后你就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总领六部事物,直接向朕负责便是。
正所谓师出有名。
往后想来就不敢有人非议你,弹劾你僭越皇权什么的了。”
“内阁总领大臣?总领六部?”
张居正震惊地看着朱翊钧,感觉右眼不跳了,左眼好像在疯狂跳。
“没错,就是内阁总领大臣!”
朱翊钧看着神情震惊的张居正,语不惊人死不休道:“朕不止要任你为内阁总领大臣,而且还要重修《大明会典》,为内阁修典章制度。”
浸淫官场数十年的张居正,此刻也按捺不住心头的震撼与激动,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身为内阁首辅的他,可是十分清楚重修《大明会典》,为内阁修典章制度的重要性。
毕竟,内阁自从成祖皇帝朱棣真正设立那一刻起,不管其权利大小如何变化,都始终不曾有过像六部那般,在法理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名份与职权。
说白了,内阁的权力完全依赖于皇上。
而朱翊钧重修《大明会典》,就等同于赋予了内阁完整的生命与天然的权力。
那么内阁的任何政令也就可以做到师出有名。
对于六部,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管辖权。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一切都只是因帝成制。
“皇上此言当真?”
张居正难以置信地问道。
“朕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朱翊钧灿烂地笑着。
文官为名、武将为功,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只要是有政治抱负、政治野心的官员,就绝对拒绝不了这功名利禄的诱惑。
何况这在朱翊钧看来,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权。
甚至称之为削权都不为过。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张居正手里的权力即将达到巅峰。
而巅峰时期的张居正,可是手握朝堂所有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