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鹿蹊曾经和父母姐姐说过关于童话的憧憬。
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睛里带着一种鹿蹊不喜欢的笑;
姐姐当时在看书,抬起头想了想,告诉鹿蹊,他已经高中了,或许可以看一些更有意思的书籍故事;
母亲则是笑着摸鹿蹊的头发,对鹿蹊说:“童话的确是美好又完美的,但……那也是不可实现的憧憬。蹊蹊,你已经长大了,童话太过虚幻,只是让孩子们夜晚可以做个好梦的幻想,没有太过执着的必要,对不对?”
鹿蹊懂事又乖巧地点头,打包收起了房间里所有的童话书。
也是那个时候,鹿蹊遇见了季空青。
开始编写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现实存在的完美童话。
十几岁的少年不再是几岁的孩童,还执着沉迷于虚幻童话故事里,被人知道了难免会笑话幼稚,所以鹿蹊小心藏着自己的日记本,走到哪揣到哪,从来不会让日记本离开自己的视线。
而日记本越写越多之后,鹿蹊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都藏了日记本,狡兔三窟一样藏着自己的小秘密——好在鹿父鹿母都很尊重孩子的隐私,在鹿蹊十岁之后,即使进门也都会提前敲敲门。
……
鹿蹊坐在树下,笔尖在日记本的空白页上画了一只戴着眼镜的小猫。
线条很简单,但猫猫却画的很可爱。
鹿蹊很高兴季空青成为他的同桌,但……他实在是没办法,在季空青坐在自己身边的时候,翻开日记本往下写。
所以趁着午休时间,鹿蹊拿着日记本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准备补上这两天的灵感故事。
但写着写着又总觉得不对。
可能是距离季空青太近了,鹿蹊反而没有了以前那种猜测,然后观察,然后发现自己猜测成真的小兴奋,或是猜测有偏差的小惊喜。
就像是……
“季空青”从日记本里的童话王子,真正变成了一个,真的在身边说话、呼吸、存在的同学。
鹿蹊有些苦恼地用笔帽抵着额角轻轻蹭,有点不适应这种很微妙的错位感。
他既不能像和其他人一样对季空青聊天拉近距离,也不能和从前一样怀揣小秘密继续写日记。
……算了,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鹿蹊把巴掌大的笔记本揣回怀里,从校服口袋里掏出面包,撕开包装袋,准备随便对付一下。
面包送进嘴里咬了几口,就隐约听到周围有什么响声。
很轻,还有点耳熟。
鹿蹊嚼着面包下意识往旁边看,然后隔着草丛,看到了熟悉校服衣摆的一角。
视线上移。
鹿蹊和刚打开饭盒的季空青对上了视线。
鹿蹊的嘴里还包着面包,两边的腮帮鼓起来,脸上满是惊愕。
季空青是先鹿蹊一步到这的。
常去的天台锁了,长廊后的角落被浇了水没办法做,季空青就临时找了另一个安静的角落。
结果刚坐下,季空青就看到鹿蹊直直朝着这边角落走过来,但毕竟是同桌,当着鹿蹊的面走开又很不礼貌,所以季空青就坐在原地没动。
他本想和鹿蹊主动打招呼,还没开口,就看见鹿蹊小心谨慎地从衣服里翻出一个笔记本,打开来认真写写画画,时不时还要警惕看向四周。
季空青愣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开口或者站起来的时机。
鹿蹊满脑子都是“卧槽卧槽卧槽”,动作十分机械地咽下嘴里的面包,语气飘忽地开口:“你……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