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厂预计年底投产,倒是一部分机床已经运到位,这里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
首先看到的是还未投产的37毫米战防炮生产线,旁边还摆着一门样炮。
这条生产线是基于苏罗通的37毫米战防炮,炮身紧凑,十分轻便,步兵都能拉着跑,打鬼子坦克更是筷子穿豆腐,适合伴随步兵作战,是应对日军坦克和工事的第一线火力。
除此以外,吕牧之还针对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引进了哈依哈的75毫米步兵炮,哈依哈75毫米步兵炮比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射程更远,口径更大。
而且重要的是,苏罗通的37毫米战防炮的炮架和哈依哈的75毫米步兵炮的炮架是通用的。
讲完步兵炮,自然就是山炮了。
山炮直接选用博福斯全家桶,引进了两款山炮,一款是75口径的博福斯山炮,一款是105口径的重山炮,二者共用炮架。
吕牧之的炮兵计划,威廉是知道的。
“吕将军,有这些东西,也算勉强能打了,不过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联系提供120毫米迫击炮,105榴弹炮、155加农炮的生产技术。。。。。。”
吕牧之笑了笑,“那是当然,多多益善,不过我还是想要带你参观一下我的矿警总团的样板团。”
“已经组建好了?”威廉惊讶问道。
“当然,我的样板团的武器都是进口的,不过还有部分武器没有到位,比如中正式步枪还未到位,还有你们承诺过的通用机枪。”
离开喧嚣的厂区,吕牧之与威廉乘车前往位于渝城外围一处依山傍水、戒备森严的军营。
这里是吕牧之倾注心血打造的中央矿警总团的样板团,也是他规划中未来甲种师下属团级部队的样板和种子。
车队驶入营区,威廉透过车窗,目光敏锐地扫过正在操练的部队。
第109章样板团
队列整齐,士兵精神饱满,装备擦拭锃亮,一股精悍之气扑面而来。
当威廉得知这仅仅是一个团的驻地,脸上不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第一感觉就是人多,比寻常的步兵团人数要多上很多。
“吕将军,请恕我直言,”威廉忍不住开口,“根据我看到的营房和训练人员估算,你这一个团的编制,似乎远远超出了一般团级单位的规模,这几乎相当于友军部队两个团的兵力了。”
吕牧之微微一笑,坦然道:“不错,我的这个样板团,编制确实比常规步兵团要大。
其设计对标的目标,并非国内通常的步兵团,而是鬼子的步兵联队。”
“日军联队?”威廉眉头一挑,立刻明白了吕牧之的意图。
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甲种师团的步兵联队,兵力可以达到三千八百人左右,火力配备较强,具备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一个鬼子的步兵联队比夏国的一个步兵团,人员上要多出很多。
吕牧之这是要在团一级就建立起能与日军联队正面抗衡的基础战术单位。
“正是,”吕牧之肯定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来的主要对手是谁,我们心知肚明。
既然要建军,就要从一开始瞄准潜在的假想敌来构建我们的战术单元。这个团,全团定编3860人,就是要在兵力和火力上,都不逊色于日军的甲种联队。”
此时,两人已走到校阅台前。一名年轻英挺、神色沉稳的中校军官跑步上前,向吕牧之和威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报告总指挥!矿警总团第一团团长楚云飞,率全团官兵,全团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吕牧之回礼,向威廉介绍道:“威廉将军,这位就是第一团团长楚云飞,黄埔五期毕业,是我从战场上发掘的人才。”
威廉看着楚云飞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心中对这支队伍的期待又增加了几分。
在楚云飞的引导下,威廉详细了解了这个矿警总团样板步兵团的编制构成:
团部及其直属分队约50人,负责全团的指挥、通讯和勤务。
核心作战力量是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营,每营编制高达9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