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粮食,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李定国皱着眉头,等小兵说完,开口道:
“冯将军,能不能先俘虏几个船夫,咱们逼问一下……”
“将军!”
那探子开口道:
“明军并未让船夫散开,而是等候在了渡口,更是留下了兵卒防守。
我们若想抓获船夫,必须要先干掉那些守军才行!
若是动了手,怕是会惊动明军……”
“哦?”
李定国脸色一变。
明军将船夫看管起来,这是……
探子却又开口了:
“对了将军!
小的在明军队伍里,看到了巡抚的行旌节牌。”
行旌节牌,就是官员出行的时候,衙役手举写着“肃静”、“回避”字样的木牌。
因为上面会雕刻一个虎头,因此,又叫虎头牌。
古代官员职责的划分,是很明确的:
县官治民。
也就是告状什么的,必须要去县官这里。
县官之上的官员,叫做治官。
也就是——他是管理官员的官。
影视、小说中,拦路喊冤……
沉冤昭雪,皆大欢喜,男主、女主还能就此入得上官之眼,平步青云……
看看就行了。
剧情需要罢了。
实际上啊,不管古今,哪管你跳的再高,最后接手的,还是当地的官……
比如,唐代的《仪制令》就规定:“行路贱避贵”,否则要打五十刑杖。
这里的贵贱之别,不仅限于百姓们。
就是官员之间,小官见了大官,也要主动“回避”,否则将治其不敬之罪。
如果平民百姓见了当官的,不知躲开,其至冲撞了他的仪仗队伍……
轻的打五十板子,重的则要投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