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闻言,心中稍稍安定,随即又补充道:“殿下,还需立刻派人快马加鞭知会陛下,让他也火速撤军回援建业,如今唯有集中兵力,才能守住都城
。”
他考虑周全,深知仅凭他们这一路兵马,未必能及时赶到,必须让陛下也撤军,形成合力
。
孙策点头同意,当即下令道:“来人!立刻选派精锐斥候,分两路出发,一路前往陛下军营传递消息,另一路探查大新水军动向!”
帐外士兵齐声应诺,飞速领命而去
。营帐内,将士们接到撤军命令,虽然心中疑惑,但军令如山,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行装,拆除营帐,整个军营瞬间忙碌起来
。
与此同时,宛城太守府内,徐荣刚刚巡视完城墙归来
。连续半月的守城战,让这位老将也显得有些疲惫,他卸下沉重的铠甲,露出身上几道尚未痊愈的伤疤,正准备坐下休息片刻,一杯热茶还未送到嘴边,门外突然传来斥候急促的脚步声
。
“大人!大事不好!”
斥候冲进屋内,单膝跪地,语气激动地禀报道,“吴军……吴军正在拔营,似乎要退军了!”
徐荣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顿,茶水溅出些许,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站起身,快步走到斥候面前,追问道:“汝说什么?吴军退军了?此事当真?”
他实在不敢相信,吴军攻打半月,损失惨重却依旧不依不饶,怎么会突然撤军,这怎么可能?难道其中有诈?
“千真万确!末将在城楼之上观察许久,吴军将士正在收拾营帐,车马调动频繁,看样子是要连夜撤军
。”
斥候肯定地回答,语气中满是兴奋,半月来的压抑终于可以缓解,他们守住了宛城
。
徐荣不再迟疑,快步走向城楼
。夜色中,他登上城楼,举目远眺,只见东吴军营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营帐被一一拆除,士兵们正有序地集结,远处的车马队伍已经开始移动,朝着江东方向缓缓进发
。
徐荣眉头微蹙,心中满是疑惑,他喃喃自语:“吴军为何突然撤退?难道是陛下派来了援军,震慑住了他们?”
他仔细观察着吴军的动向,却并未发现有其他军队的痕迹,这个猜测显然不成立
。难道是东吴内部出现了变故,或者是有其他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