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吹树叶相对简单的情况不太同,吹唢呐需要更多的技巧,需要更多的融入更多的情绪,才能把当下场合的氛围通过小小的唢呐完美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刘睿慢慢地学会了吹奏唢呐,对于青山乡村一些婚丧习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进入农历十一月,梁村附近举行婚礼自勺人家是日渐多了起来,时不时就能听到嘹亮的唢呐声在村子的上空回荡,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和神经。
对于农村的小孩子来说,能去喝喜酒就是一件很值得庆祝的事情,就像是过节一样。刘睿记得小时候能跟着父母去喝喜酒,自己总是要换上最好的衣服,收拾得千干净净的,高高兴兴地出门。有时候,为了去远一点的亲戚家喝喜酒,甚至还会给小孩子准备新衣服。
去喝喜酒,能穿新衣服、有好吃的零食,还能看热闹,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娃娃们来说,无疑是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不过,对于小娃娃是好事的事情,在大人眼里,可就不一定是那么开心了。
毕竟,去喝喜酒不仅仅是要付礼金,治装打扮还得花钱,有时候还得把地里的农活撂下,实在是有一点心疼。不过,在乡下,人情往来自然是相当频繁,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躲就能躲过去的。七大姑八大姨,三舅四婶的亲戚都能拐弯抹角地扯上关系,每当到了秋天之后,家家户户受到喜帖的数量也是直线上升,越来越重的攀比风也让农民背负了更多的人情债。
因此,农民们都把喜帖戏称为罚款单,去喝喜酒就变成了交罚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扎堆举行的婚礼持反对意见,刘家上下因为米酒销路的扩大,每年都期盼着深秋、冬天的季节的到来。每当这个时候,就是刘家酒坊米酒最好卖的季节,往往刚出锅的米酒,就会被等候在家里的顾客买走。
这段时间以来,酒坊每年都要酿造两百斤的大米,这才堪堪足够供应县城的大排档、附近的杂货店以及喜宴的临时订货。因为青山人更喜欢度数比较低的米酒,刘家酒坊出产的米酒大多都在二十度左右,醇香可口,即便是喝醉也不会轻易上头。
如今每天都有四百多五百斤的米酒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刘家大院,往着属于它们的目的地进发。还好马昌全每天都会帮忙捎上一百多斤的米酒到县城,这样无形之中减轻了刘睿的负担,让他可以集中精力在青云送货。
饶是如此,刘睿每天也都是骑着摩托车满世界地转悠,把米酒送到杂货店和办喜酒的人家那里,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
这不,像今天一样,除了几家杂货店固定的订货之外,还得往山下两家结婚的人家备送一百斤的米酒,家里的米酒都有点供不应求了。
如今火爆的市场再加上空间泉水带来的香醇口感,让刘家的米酒名声在青云乃至青山县城有了更多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大排档开始关注起刘家酒坊的出品,争相订货。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刘睿这才决定加快对酒坊扩建的步伐,争取新酒坊在春节之前能够投入使用,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酒坊自勺建设已经进入了正轨,想必能够按照刘睿所计划的那样,按时完成工程。
听着山下传来的阵阵唢呐声,刘睿感觉自己的手脚都有点轻快,嘴里轻轻地哼着唢呐的欢快节奏,感觉生活是如此美好。
在刘睿看来,自从获得神农空间之后,一切都变得顺利了很多,无论是酿酒、种植还是其他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或许拥有神农空间这样的作弊器之后,刘睿仍1日满足于在家乡小打小闹,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但是看着生活正一步步地朝着自己所预想的方向前进,那种满足感并不是大量地金钱就能获得的!
幸福来源于生活的感动!
(未完待续)
【153章】猪场新颜
时钟的指针亘古不变地转动,驱动着岁月一天天地往前滚动,墙上的日历也在一张张地翻动,转眼就翻到了底。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家酒坊的扩建工程也在稳步进行之中,养猪场的猪仔们也逐渐地适应了新家的生活,开始茁壮威长。还好现在这些猪仔还小,食量也不大,酒坊每天两百斤大米制成的酒糟再配上玉米、大豆粉等等,足够那些猪仔吃得肚子滚圆。
为了能够让猪仔们尽快适应新养猪场的环境,刘睿特意往养猪场的水塔里注入了大量的空间泉水,让猪仔们在第一天就接触到神奇的泉水。或许是泉水真的拥有神奇的魔力,猪仔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在养猪场的生活,逐渐地融入其中。
一开始,梁村不少的人都以为,张家的养猪场并不见得会轻松地进入正常自勺轨道,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好戏。一般来说,气候、瘟疫、病菌以及其他的各种因素,都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原因。张记猪场一开始就投入十数万的资金,建设先进的猪舍,购买数百头良种猪,这让其他的村民既是羡慕又有点复杂的心思。
村民们又希望张记猪场能够尽快形成效益,给梁村的村民致富开创出一条可行的道路,积累经验,让其他人也可以从中受益:但是,在某些人的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些阴暗的心理,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无论别人心里怎么想,张记猪场的发展还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刘睿暗中照应下,很快进入了正轨,并且用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
刘睿送酒回来之后,心血来潮拐过猪场去瞧一瞧。
车子从开辟出来的机耕道转上高地,来到养猪场大门前,但是刘睿却没有听到任何猪仔的叫声,整个猪场显得静悄悄。
根据从资料上看到的知识,刘睿知道这是猪场正常运转的标志之一。现在正好下午两点钟,吃饱喝足的猪仔们应该都在呼呼大睡,所以一点声响都没有。若是这个时候,猪场里猪叫连天,那就真的是情况不妙了。
和当初蔫凉破败的场景相比,猪场变得漂亮了许多,出于美观上的考虑,也因为刘睿有些近乎偏执的坚持,养猪场周围的绿化、美化工程投入了不少的资金。
原本红砖裸露的围墙已经被涂上一层水泥和白色的颜料,看上去不再那么简陋,远远地看上去,和屋顶青色的瓦片是相得益彰。围墙的墙根,都已经撒上了爬山虎、牵牛花等等攀爬植物,将来春天到来之后,这些绿色的蔓藤将会把围墙甚至整个养猪场都包围住,变威一个绿色的海洋。
围墙周围一米多的空地上,刘睿让张振光种上他从周国栋那儿买回来的草种,虽然现在已经是深秋,但是因为南方较为炎热的天气,再加上空间泉水的滋润,已经有草种零零星星地发芽了。点点柔弱的翠绿出现在褐色的沙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命活力。
从围墙出来大概两米的地方,每隔三米左右就种上了一株小榕树,它们虽然还很幼小,在秋风中摇曳,但是仍1日透射出一丝坚韧的生命力。原本刘睿想种上其他的树种,但是大多数的树种开花之后都会有大量的花粉,要不秋天之后落叶纷飞,并不适合在养猪场周围种植。
花粉在空气中飘散,或许对猪仔的呼吸系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落叶树种到了冬天之后树叶掉光,就起不到全年绿化的目的;这些原因就是刘睿选择榕树的主要原因。在刘睿的心里,榕树很能代表梁村的特点,有着万年长青的美誉。将来养猪场外围的椿树成林之后,就足以给养猪场提供足够的保护,并且能让养猪场变得更加美观。
摩托车开进了养猪场,在大门边上的空地停好,刘睿信步往养猪场里面走去。和外面大种草木的情形不同的是,养猪场的内部都已经实现了硬化,到处都是水泥地和铮亮的水磨青砖,看上去相当气派。
虽然刘睿是养猪场的股东之一,但是进入养猪场的核心区域还是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不能随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