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妾大不如妻男主渣吗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红裳虽然知道老太太正在不高兴,但她却不知道老太太一时间,便转了许多的念头;不过,红裳假做不知道老太太正在生气,她自管吩咐丫头婆子送饭菜过去给老太爷,并再三叮嘱让丫头们代她给老太爷行礼。打点完了这些事儿,红裳便伺立在老太太的身后给她布菜,伺候着老太太用饭。

红裳取过来的都是一些老太太喜爱的饭菜――这当然是赵一鸣说给她知道的,老太太的脸子虽然没有放开,倒并没有再给红裳什么难堪。她现在决定暂时放下表侄女儿的事情,眼下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让老太爷回心转意更重要的事情了。

第二日一早红裳到上房请安时,老太爷倒是在上房中,不过他一直没有主动同老太太说什么话儿,倒是老太太满脸的笑意儿,轻声慢语儿的同老太爷闲聊着。

老太太今日待红裳倒真是不错,居然没有让红裳伺候她用饭,还让她坐下一起用早饭:“媳妇儿,你坐下吧,屋里这么多的丫头,哪里就非要你来伺候呢?你有这个心,我知道这就可以了。来,来,坐下好好用饭,陪我们老人家一起说说笑笑的用饭也是尽孝呢。”

老太爷的脸色因老太太的话好转了不少:“媳妇,你坐吧,你们老太太说得有理。有孝心比什么表面上的规矩都重要,不要在意那些虚礼了,你坐下,我们一家人好好用顿饭才对。”

红裳轻轻一礼:“谢老太太、老太爷的体谅与关爱,就因为长辈怜爱,所以儿媳更该好好孝敬两位老人家才对,更加不能失礼于老太爷与老太太才是正理儿。”

老太太笑道:“好了,好了,我和老太爷都知道了你的孝心,快坐下用饭是正经儿,这样让来让去,一会儿饭菜岂不是凉了?我们老人家用饭用凉了可是不好的,到时也失了你的一片孝心不是?来,一家人不必如此拘束,坐在一鸣身旁一起用饭吧。”

********

亲们,小女人厚颜为本文求推荐票票与收藏,再厚颜为《那些看云卷云舒的日子》求粉票!《云》一文的粉票每增加20张(现粉票47张),本文就加更一章好不好?谢谢亲们的支持哦。

正文 第二十章 和乐的一家人

虽然老太太与老太爷都让红裳坐下用饭,可是红裳哪里能就此当真坐下呢?她正要再推辞时,赵一鸣起身拉了她更是让她坐在了自己身旁:“父亲与母亲让你坐下用饭你就坐下用饭,有道是长者命不能违;母亲刚刚也说过了,你这样歉让,父亲与母亲也不用饭只等着你入席,一时饭菜凉了也失了你教敬父母的美意不是?”

老太爷连连点头:“一鸣说得对,来,我们一家人坐下,好好的一起用顿饭吧。”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太爷看得却不是红裳,他看得得是老太太。

老太太笑吟吟的点头表示赞成老太爷的话,老太爷看老妻一夜这间能想通,心下也自高兴起来。

红裳听到老太爷的话,急忙起身行礼告了座方坐下用饭:她先给老太爷与老太太布了一道菜,然后自己才开始用饭。红裳的举止倒让老太爷连连头称红裳是极知礼又是真有孝心的人儿。

老太太让丫头们给红裳盛了一碗汤:“你连日赶路想来劳累了,这是我让厨房为你特别煮得汤,多吃一些,对身子很有补益的。”

红裳连忙起身又谢过了老太太,然后把汤碗端起想给老太爷放到面前,老太太笑着让丫头拦下了,她笑道:“这个汤只有我们女人才喝的,你不理会他们男人家了。”

红裳听到后脸儿一红,但她还是端起碗来想给老太太送到面前,老太太摆手道:“你坐下尽管用吧,你瞧,那还不是有一碗吗?谁先谁后有什么打紧,左不过是一样的汤。”

虽然话是如此,但礼不可废。红裳可是牢牢记得这句话,所以她还恭恭敬敬把那碗汤端到了老太太的面前,然后才在老太太催促下归座,接过了丫头们又奉上来的汤。

老太爷看得极为高兴:“这样就对了,如此和和乐乐的才真是一家人嘛。”

红裳笑道:“老太爷,是您和老太太疼爱我们这些做儿孙的,这是儿媳天大的福分。老太爷什么一家人的话儿呢?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嘛。”

老太爷连连点头:“说得好,我们就是一家人,本来就是一家人;是我太过高兴了,一时糊涂了。来,媳妇儿,多用些饭,把身子养得好好的,我和你们老太太还盼着能早日抱上孙子呢,这样,我们赵家也后继有人了。”

老太太附和:“就是就是,儿媳你也不要太过劳累了,有什么事情就同我说,你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身子调理好,而不是处置府中的那些杂事儿。累到了你我可是绝不会同意的,没有什么事儿比我们赵家的后继香火更重要。”

老太爷听到老太太的话后极为赞同:“还是你们母亲心细啊,这话是极对的。儿媳啊,是我一时考虑不周,不过你慢慢来就是了。左不过你们老太太就在府中,有什么事儿打理不了,或是乏累了,,尽可以把事情交给你们老太太或是一鸣去做,你不要因府中的事情太过劳累了,身子要紧,身子要紧。”

红裳越听头越低,最后她的头都抬不起来:这样羞人儿的事儿就被两位老人家这样说了出来,看来是真得想孙子想得急了。她除了轻轻的应了几声儿“是”以外,就没有再说其它:她哪里好意思说其它呢。

赵一鸣把话儿接了过去,他道:“父亲,母亲,你们放宽些心;在南边儿的时候,儿子遇上过一位高僧,他曾言我们赵家的香火一定会传续下去,只是得子嘛,可能要晚些;而且高僧还说,我们赵家的大兴旺却是自此子而始呢。这位高僧的话一向是极准的,父亲母亲放心就是了,你们一定会抱上孙子的。嗯,我想一想,好像高僧说得时间就是明年吧?嗯,是的,明年你们一定会有孙子的,父亲,母亲。”

说着赵一鸣看了一眼红裳:“至于裳儿掌理府中事务,当不会累到她。裳儿原来在南边的时候就已经理事儿,并且打点得里里外外都是妥妥当当的,她却是一点儿劳累的样儿也没有,每日里还有许多的空闲做其它事情,就是因为她太闲了,所以着实学了不少的南方菜式呢。”顿了顿赵一鸣说道:“也没有儿孙们享清闲,却要高堂忙碌的道理,儿子会在一旁帮衬裳儿的,父亲与母亲在此事也自管放心就是。”

老太爷听得大笑,他对于红裳是不是继续理事儿没有多做关注――反正红裳忙不过来一定会说话的,当家主母也不能对府中的事情不闻不问;而且儿子也不是愚笨之人,当会知道分寸,应该不会累到自己的妻子才对。

老太爷只是对高僧的话儿感兴趣:“有道高僧真的说过此话?那可真是太好了!为父可真得放心了,嗯,想我们赵家几代积福,上天一定会垂怜我们赵家才对。高僧说得有道理啊,有道理。”

老太爷说完对老太太道:“得媳如此当是我们赵家兴旺的好兆头啊,我倒是认为那个高僧的话极是可信的――今年成婚,明天我们抱孙子不正是应了那高僧的话?看看,我们儿子有才华,我们儿媳能理家,我和你真真是老来有福了。”

老太太笑着点头称是,她对于僧人的事情也是极为关心,连连问赵一鸣那高僧关于赵家子嗣的事情,老太爷与老太太听得都极为认真,看他们的样子倒也真是放心了三分。

而后,赵一鸣便说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