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晋血染红装 > 第139部分(第3页)

第139部分(第3页)

三人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长孙嵩令契丹军队前往代郡,接着拓跋亲自带军北上。

数日之后,盛乐城的柔然人果然得到高车南下突袭柔然可汗庭的消息,急忙调兵北上,在盛乐只留下一万人守城。

当他们来到漠南时,突然遭到拓跋焘的骑兵突袭,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柔然人被杀两万之众,四万人被俘,另外小部分军队逃进沙漠。

拓跋焘俘虏四万柔然军队之后,即刻南下来到盛乐围城。在拓跋许以种种好处之下五万柔然人尽降。接着拓跋焘将漠南的数万户柔然人迁移到云中,这让拓跋焘在短期时间人口增加了近二十万。等到柔然大汗大檀辛辛苦苦击败南下的高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部属已经被拓跋收编,而且全部离开盛乐城、襄国、中山等地。

而见到柔然的军队被收编契丹、库莫奚、高句丽等国立刻没有了声音。

之后拓跋焘根据崔浩的建议将契丹、库莫奚的军队归还,同时赦令他们进攻北燕。

库莫奚和契丹还没有动手高句丽先从东面出兵进攻北燕,杀冯跋,据有北燕,接着又向拓跋焘称臣纳贡。

刘义隆的出使计划被拓跋焘化解,而且还令拓跋焘重夺盛乐,灭北燕,增加数万军队。这是刘义隆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解决了周边的难题之后,拓跋焘回到平城,将崔浩和长孙嵩召进皇宫道:“虽然现在柔然已经不是危险,但是盛乐被我们取回之后,何越可能会再次出兵,你们有什么看法?”

长孙嵩道:“上次何越跟刘义隆不约而同很难说他们没有关系,所以这次我们不妨主动出击,先夺回太原。”

崔浩马上接着道:“陛下不用烦劳,何越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兵,根据关中的细作回报,这段时间何越一直专心将他的工厂迁移到西秦南凉一带,而且他们还跟在组织商队前往西域诸国。因此何越根本没有时间计划出兵。”

拓跋焘向崔浩问道:“对了,我们的工厂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生产何越的那种盔甲手弩和兵器了?”

崔浩回答道:“手弩已经做出来了,但是跟何越军队使用的手弩射击距离差距近五丈,根据工厂内的匠作说,何越的手弩使用的铁跟我们有所不同,据称他们的铁是镔铁。这种镔铁很稀有,价值不菲。我们不可能成批制作出像何越那样的手弩。盔甲和兵器就更加不可能了。”

拓跋焘叹了口气道:“花费了巨资依然没有办法做出何越使用的那种军器。

“镔铁很少有,不过据臣所知在西域有这样的镔铁不少,另外何越要设立商队通往西域,很可能就是要获得更多的镔铁。若是他们人手一把手弩,军队全部使用那种盔甲和武器,这仗打起来就会极其困难。”

拓跋焘道:“何越手下能人众多,什么事情都走在前头,年年出征作战,却是粮食充足,我们却越打越穷。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崔浩解释道:“江东等地跟北方不同,北方大半是种植麦,江东却是种植稻禾。据说何越南征交广的时候曾带回一种占城稻,这样的稻种比原先江东使用的稻种要好很多,而且据说何越的秦王府内还有一个农业部,专门是管农耕种植的。他们的政务院跟我们的官府相比更有条理,只是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具体是如何运作的。臣一直派人收集这方面的东西。”(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自叹不如

跋焘对于何越内部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这类何越大)78务院处理的事情,都是由崔浩负责打探。友情提示:喜欢该小说,请到秀*书*网阅读最新章节听崔浩这么说拓跋焘不禁问道:“这么说来,何越那个农业部是主要的供粮部门,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他们……”

崔浩摇头道:“何越的农业部目前仍然仅能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否则何越也不会在大部分时间里让军队做屯田的事情。给何越赚入大笔钱财的不是他们的农业部,而是一个叫商业部的组织。”

长孙嵩被崔浩引出兴趣,忍不住向自己的政敌问道:“商业部是什么东西?”

“是一个专门做买卖的组织,隶属于何越的秦王府,这个商业部在何越的秦王府内非常有名,每年何越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这个部门。他负责何越目前地盘上所有大笔的买卖,据细作回报何越还曾经亲自清洗过一批贪赃枉法的商业部官员。”

长孙嵩想了一下问道:“这不是跟我们的户部一样吗?这有什么呢?”

“不对,我们的户部管的是钱粮还有赋税,但是他们的商业部完全不管赋税,说白了他们就是一个大商贾,以国家做为后盾。何越的商业部最起初是以贩售交广两地的特产家的,一开始他们跟地方大族一起经商,后来在何越的支持下他们逐渐垄断了各种行业的大笔买卖,比如何越跟刘宋在器具和粮食布帛方面的交易就是全部由商业部经手,而且他们在使用纸币之后财力充足,一般的富家大贾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拓跋焘两眼放光向崔浩问道:“这么说来,只要……”

崔浩摇头道:“不可能,何越的商业部本身并不掌握钱财,他们只是负责制定计划,具体的由下面数以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