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彀英所在的攻城木楼也中了两弹,其中一弹还泼洒在外部铁皮上,可就是这样,居然也丝毫不受影响,照样烧得铁皮扭曲破裂……
起初完颜彀英还不太在意,冷静地指令手下士兵灭火,但是,当士兵们用攻城器内储备的水、灰沙等灭火常用物事扑腾时,却惊恐地发现,居然无效!
“不好!这、这是……猛火油!”
金军中有识货者惊叫起来。
猛火油!完颜彀英悚然而惊,他听说过这物事,宋国与夏国作战时,没少用来当引火之物。此物的确是水浇不灭,土淹不熄,这一下可糟了……
糟糕的还在后头,又一波陶罐弹临头……
火势一起,藏身于攻城器洞屋内的金兵就慌忙灭火,攻城器自然停滞不前。结果越扑腾火势越大,越停滞越成为明显靶子。陶罐弹投掷率越来越精确,火势也越来越大……
短短一刻时,密雨般的数百颗陶罐弹,就将最突前的四架攻城木楼、六架鹅车、两架攻城槌尽数变成一堆堆篝火!(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烤 将
(每日都见到凤凰的身影,欢喜满满!!)
~~~~~~~~~~~~~~~~~~~~~~~~~~~~~~~
董先命令火炮营投掷出的陶罐弹,就是军工司新研发的武器——火油弹。
火油,即猛火油,也就是后世的石油。
猛火油在宋朝时,已经大量开采并运用于照明、润滑、医药、军事、制墨等等途径。
就军事而言,《武经总要》已把猛火油列为重要的军用物资。宋朝秦凤路的酒泉,永兴军路的延州,这两处均有猛火油大量产出。彼时宋朝的西北边防城库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以御敌。
宋军的猛火油,一般有两种用途:或在守城战时,抛砸油罐焚敌;或以猛火油柜喷火拒敌。两种却敌方法,都是近战,没有远程打击,连中程打击都没有。
将油蓄于罐中,以火条燃之,投掷焚敌——这么简单的战术,宋军或者说宋国的军匠们会想不到吗?那也太小看军匠们的智慧了,之所以没有这么做,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猛火油罐要发挥焚肉蚀骨、毁敌器械之力,量不能少,五六斤是最起码的,十多二十斤不算多。宋军哪里有足够将之抛射出去的梢砲?那种一次需二、三百人操作、大型的五梢、七梢砲,倒是可用,但是操作太过于繁琐,打击效率很低。而且。这样的大型投石器,除了宋朝的四京与少数几个重要府路装备有,一般的州城是没有的,县城更不用说了。
有子弹,却没有枪,那么子弹还有用吗?
当西方已经在大量使用配重式投石机时,此时的东方,因为一贯鄙薄“奇技淫巧”,军工发展滞后,还在使用费时费力费人工的人力拉拽投石器。这也使得宋朝无法发展相应的配套武器装备。以至到南宋末年。被蒙古人的回回砲(一种配重式投石机)打得满头包。
正是因为使用受限、能功缺陷,所以宋军中并无猛火油弹这一强力武器。
但天诛军却拥有整个东方最先进的投石器,甚至在灵活机动的野战打击方面,更胜西方的大型投石器械一筹。所以。有机会制造火油弹。一定不会错过。
早在去年九月。几乎占领永兴军路全境后,军工司就派出以阿吉为首的研发团,前往延安府搞开发研究。说实话。像这种比较原始简易的石油弹,制做起来并不太难,不到两个月,军工司就拿出了合格的成品。通过试验后,拟定五斤弹与十斤弹两种型号,开始大量生产,装备军队。
此次,董先的六旅,首开火油弹破敌攻城器械之先河。
望着适才还趾高气扬,此时却陷入熊熊大火的一堆攻城器具,拔离速觉得自己须发都要跟着冒火了,嘶声大叫:“快、快鸣金,停止进击!”
挞懒呢?挞懒快撤出来!拔离速紧握拳头,心中大喊。
拔离速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此时的完颜彀英,遇到了大麻烦。
在这一堆攻城器具中,最具威胁的就是攻城木楼,其它的鹅车、攻城槌都只针对车城,而攻城木楼则是直接针对士兵。因此,车城哨楼的炮火观察员,所指示的攻击方位与目标选择,优先“照顾”的,就是攻城木楼。而完颜彀英,就在其中之一。
在金军发动的攻城之势中,完颜彀英是唯一做出攻击举动的人——他射出了一支箭。
这一箭,大大提升了金军的士气,同时,也引起了炮火观察员的愤慨。结果,完颜彀英所在的攻城木楼,成为重点照顾对象。超过四分之一的火力打击,全倾泄到这架可怜的攻城木楼上,多达五、六十个五斤火油弹在攻城木楼身上开花,几百斤猛火油,将这铁木结构的庞然大物,烧成一个巨大的篝火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