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家祖朱元璋朱允熥 > 第12章 无力反驳(第2页)

第12章 无力反驳(第2页)

“《论语》中有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李文忠没有认输,又说。

他试图用论语来压朱雄英,这一句话所说的父,便是朱标。

现在朱标是中庸的,所以,朱雄英也要跟随父亲的中庸,否则就是不孝。

朱雄英没有再同他解释什么,因为已没有必要了。

他却道:“不辨是非,是为愚孝!昧于事理之孝,如割股医亲!”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李文忠引用的是孟子的话。

而朱雄英也不甘示弱,打败魔法的,也只有魔法。

于是,他引用荀子的话:“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如果在他人看来,朱雄英的认知真是大逆不道。

这其中的道,是统治者的道。

只要与他们的道相背离的,那就是大逆。

但朱雄英所说的正是古人的书的内容啊。

只不过荀子不在四书之列中。

可能荀子里面的言论与四书相悖,因而没被选下四书之中。

现在无论李文忠怎么努力,却是说服不了这个八岁的孩子。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李文忠重复了荀子的话。

这个时候,如果还说朱雄英没有文化,那说出来别人也不信了。

因为李文忠完全辩论不过朱雄英。

这时整个书架内的书吵起来了。

《孟子》气到不行:“快,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君臣父子之道,打败荀子的悖论!”

《荀子》开怀大笑:“他引用我的话!引用我的话打败对了对方!孟老头,你败了。”

《论语》震惊不已:“这孩子……他的知识储备到底有多少?他竟然说服了李文忠!”

《诗经》开始回忆:“让我再吟诗一首赞之!天!我满腹经纶,竟然找不出一首赞扬他的诗!”

《礼记》悄悄的告诉自己:“他只是在探讨,而不是无礼!”

书架发出一声感叹:“如此天才,大明兴也!”

“先生还有吗?还请赐教!”朱雄英又说。

“你……”李文忠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事实证明,李文忠输了。

“先生,那交易是否可以实行!”朱雄英又说。

从表现上来看,这家伙已经输了,怎么还不实现诺言,不会是想反悔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