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不呆傻,也非木头。石青璇对他暗生出的情意,他看得出,感觉得到。对于这样一位空谷幽兰般美丽佳人的垂怜,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他却不能表示什么,因为他不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与石青璇也来这样一次令人无奈而恼怒地分离,不想让石青璇伤心。
虽然石青璇现在也会伤心,但这伤心却会比将来的某个时候变故发生后要轻的多。尽管这一切都是未知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你不能肯定它会发生,但你也不能肯定它就不会发生。
但沈醉却首先觉着。他自己再也承受不起再来一次这样的摧残了。所以。对于石青璇地情意以及她的某些暗示,他只有扮傻充愣。最后不解风情的装酷离去。
为了石青璇,也为了他自己。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背靠着大树,仰望着天空上绚丽的秋阳,想了很多事,喝了很多酒。此刻这感觉很好,他就这样一直没有动身,直到日影西沉,他终于喝醉了酒。
喝醉酒的感觉更好,浑身轻飘飘、软绵绵的,如在云中。云海蒙蒙中,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四位娇妻踏着彩云而来,面上带着欢乐幸福的笑容与他来相会。
他醉梦中嘴角挂着微笑,自于大理澜沧江底昏迷中诱发了潜意识主动后,他那以后睡觉从来都不做梦。但他现在,却终于在酒精的作用下,发起了白日梦。
他在昏昏沉沉中发了一场美好的醉梦,又在酒精地作用下沉沉睡去。醒来时已是黑夜深沉,星光满天,只是他身边并无计时之器,又处山野之中,却是不知现下是什么时辰、几更天。今夜天上无月,也无法根据月位做大至判断。
身旁是两个喝空了地酒葫芦,后来嫌麻烦,他干脆直接用金龙壶来喝。现在金龙壶还正抓在他手里,他又举起凑在嘴上喝了一口,站起身来望着星空伸了个懒腰,拧好金龙壶的盖子,将之装回腰带上特制地皮囊中。
转眼望着幽林小筑的方向,他暗自猜想着石青璇现在正在做什么。是在吹箫,是在品茶,是在静坐,是在沉思,还是已然安睡。经过与石青璇半个多月的相处后,他发现自己已不能像与她第一次相识后那样轻易的忘却她了。
他苦笑了下,叹了一声,忽然间望着夜空长啸一声,旋身直转,扶摇而上。旋飞直升上了三十丈的高空,双臂一振,展开“鹏程万里”身法,乘着夜晚的秋风而去。
显然,他的“鹏程万里”又有进步。
今夜有风,高空上的风很大。他把握着风向,体会着身周的气流,借用有限的条件调整控制着自己的方向。他身轻如羽,借着空中的浮力竟还在不断地拔高着高度。他喜欢这种感觉,如同御风飞行一般。
飞翔,是每个人类的梦想。他现在虽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飞翔,但施展出“鹏程万里”时,这感觉却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是望着地下变得渺小的一切,他心中更有种成就感。这种感觉驱走了他本来有些不好的心情,变得好转了起来。
人生,不总是无奈与悲哀,还是有着许多令人高兴与欢喜的事情。
——————————————————————
这一章或许会让大家有些无聊,但主角的心理描写,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此,才能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起来。虽短短两千多字,却着实让我想了很久。
近期会加快速度,写到这种更新实在是感觉很对不起大家,颇有无颜以见的心理,所以也都不怎么敢露头,怕被追打。但还是要由衷感谢众兄弟姐妹们不离不弃的支持。
今日写的心情有些感慨,稍发一些最近的感言,也博些理解与同情。写书,着实是件挺辛苦的事儿。
第九十章 新的身份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
战国时秦灭蜀后,置蜀郡,以成都为郡治,并按照咸阳城建制兴筑成都城垣。
为了筑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万岁池和城东的千岁池,既可灌溉良田,养鱼为粮,更可在战时作东、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个独特的水利系统,一举解决了成都平原水涝之祸、灌溉和航运三大难题。
可以说,成都的繁荣有大半原因要得益于都江堰这一闻名的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为时四大名城。唐中叶后,扬州与成都的经济繁荣已超越了长安与洛阳这两大都城,时有“天下之盛,扬一益二”的说法。成都也称“益州”,“益”即指成都,可见其繁华。
值此隋末之际,虽仍未有这说法,成都也未有如此大的发展,但此时的成都也已经是繁华无比。尤其是值此隋朝灭亡天下大乱之际,在四川三大势力独尊堡、川帮、巴盟的力主维护下,不称王不称霸,不卷入天下纷争的战火之中。使得成都宛如乱世中的世外桃源一般,人民安居乐业。各行业繁荣昌盛,又多有避难者流入,更带动了成都地经济繁荣。
在深秋的曙光中,成都的城门缓缓打开,又迎来这乱世新的一天。
随着城门的开启,整座成都城似也开始从睡眠中苏醒。城门口处,入城的、出城的。一大早便人流如织,来往穿梭。
在进城地人流中。一名身材高大魁伟的大汉踏着吊桥昂首阔步而入。这人三十岁左右年纪,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