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舱房并不大,容纳一、两个人的话倒还显地宽敞,超过四个的话便会显得拥挤。左侧贴壁放着一张矮几,几个瓦罐与一个红泥烧制的小炭炉及锅碗瓢盆等等,炉旁放着半麻袋木炭,舱壁上挂着几件做饭的炊具、筷筒与一根鱼竿。右侧贴壁铺着床地铺。被褥都是沈醉在村中换买的新的。舱壁上挂着个斗笠及一件蓑衣。
师妃暄解下背上的色空剑放到床铺旁,盘膝坐下。试着运气希望能够解开被封的功力。船儿在河面地波浪上轻轻起伏着,她试了许久却是毫无作用,被封的功力虽还能感应到,却是被封的死死的,丝毫摧运不动。
反而坐了许久,被船儿悠来荡去晃的她困意上涌。本来她功力高深,几天几夜不合眼也不妨事。但现在浑身功力被封,自然失了效用。眼皮渐觉沉重,制止不住,无奈轻叹了一声,收了姿势平躺下来,听着水浪拍打着船底的声音,不片刻沉沉睡去。
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鼻中首先闻到一股香味。睁开眼来,只见沈醉正坐在炉边烤鱼,香味便是他手中铁签上插着地烤鱼散发的。
身上盖了被子,不过她记得自己睡前并没有盖,略一想自然猜到是沈醉盖的。船上除了她自己便是沈醉,再无他人。床铺旁的色空剑却是不见了踪影,在船舱中搜寻了一圈也并没见着。想到绾绾的遭遇,心中暗叹了口气,便也干脆不去问。
刚刚坐起身来,沈醉转过身来,递过一只装着香味四溢的烤鱼的碟子,道:“来,尝尝我的手艺!”
师妃暄合什道:“妃暄虽未剃度,却是带发修行的出家人,也需守佛门戒律,不食荦腥。”
沈醉道:“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修行最重要的是心,不在于这等表面形式。况且你昨晚已破了酒戒,破一条也是破,破两条也是破,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
师妃暄正容平静道:“心是最重要,但形式则更能表达自己地虔诚。昨晚乃是沈兄相逼,今日怎能一错再错。”
沈醉笑道:“你若不吃地话,我不介意用昨晚逼你的话再来逼你一次。”
师妃暄默然不语,神情复杂地瞧着沈醉。
沈醉见她还不接盘子,腾出另一只手来便要来扯她衣服。
师妃暄又叹一声,无奈接过了盘子,却是转到了另一边去,面对着舱壁去吃。
“做人质就记紧要听话,乖乖合作,积极配合,这样对大家都好,可千万不要学绾绾。”沈醉对着她背影道了句,也不去管她,转过身去又继续烤鱼。
(祝大家新年快乐!另:再次声明,我手中并无半个字存稿,都是现学现发。书评区中地都是谣传。)
第七十三章 江湖散人
沈醉钓鱼、烤鱼之时降了风帆,任着船儿随波飘荡。吃罢了午饭,喝着小酒略休息了片刻,便又扯起了风帆继续上路。
船仍在洛水的河道上,但已离黄河入口不远。行有个把时辰后,转入黄河,顺流而下。黄昏时,收了风帆寻了处水流平缓的岸边停靠。
入夜不久,一轮玉盘般的明月出现于东方的夜空,照耀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
沈醉与师妃暄分坐船头欣赏月色,舱内的矮几被搬了出来置于两人中间,上摆放着酒壶、酒杯、瓜果、糕点。
沈醉望月出神,想起了另一个时空中自己的四位娇妻。每逢圆月时,他也常陪着她们一起赏月。隐居于太湖后,也常像现在这样,荡舟湖上一起坐在船头赏月。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只是那时是太湖,这时是黄河。那时有四位娇妻相伴,这时只有个绑来的师妃暄。景不同人亦不同,唯月相似。却不知头顶这一轮月,是否也能照着她们四个。她们现在如何了?过得好不好?没有了自己在,是否还会像往日一样赏月?
这般想着,当真是恨不得立马纵身飞回去。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他无奈地长叹一声,连灌了几杯酒。想起了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端着酒杯望月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吟罢。又一展歌喉唱了一遍,用的是现代流行地唱法。
唱罢却仍沉浸在回忆之中,望着明月出神。片刻后轻叹一声,饮了手中端着的酒,吁了一口酒气,向师妃暄问道:“我唱得如何?”
师妃暄道:“词曲俱佳,唱的也很好。不过这词曲妃暄从未听过。是沈兄作的吗?”
沈醉却并不回答,放下杯来倒满了一杯酒,笑道:“不如你也来唱一遍吧,相信以你甜美的嗓音唱出,定会更加美妙动听。”见她面有难色,显不想唱,又道:“听话哦,不要让我用逼你喝酒的话再来逼你一次。”
师妃暄无奈。心中叹了一声,望着明月回想了下沈醉刚才的唱词与曲调,轻启檀口开唱。曲调把握地十分准,词也是一字无误。
声线甜美,清灵空净,果然要比沈醉唱的好。且她一边唱忽然想起了亦师亦母地授艺恩师。竟唱的很是投入,曲中见情,带着淡淡幽思,让人心随往之。
“美妙动听”这四个简单的字不足于形容,虽只是清唱,却足比天籁。让沈醉心叹,比现代的那些歌星唱的好多了。举杯聆听欣赏,刚听到“照无眠”时,师妃暄却忽然住了口。
原因是一叶轻舟忽然横过波涛出现在了他们船前三丈远处。
船上站着一位峨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