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苍茫手机阅读 > 第341部分(第2页)

第341部分(第2页)

其实这些迎候破虏军阵亡将士的礼仪宣抚官早已说教不知道多少次了。

但是此次阵亡的军兵实在是太多,来接运的战兵也是人数众多,赵烈可是不希望在此庄严肃穆的场合有哪个缺根弦的浑人出丑,让这个庄严的仪式变味。

“刘福贵遵命,麾下军兵必会将为国捐躯的军兵们迎回大营。”

刘福贵恭敬的敬礼。

然后将数名护卫打发出去通秉各个千总和百总,传递出大帅的将令。

当第一艘盖伦商船靠上码头上时,三个千总队排成了整整齐齐的三个大阵,这三千余军兵恭恭敬敬的肃立。

军阵的最前方是赵烈和于富贵等人。

当盖伦商船停稳,舷梯竖起,赵烈手里捧着一个木匣第一个走上了商船,在甲板上已经铺满了阵亡将士的衣冠。

赵烈将一个名唤蓝三的船长的衣冠放入木匣然后在赵达和余大宝的随扈下走下船头,于富贵等人随同其后。

赵烈回到码头上原来的位置将木匣放置在地上,然后叉手侍立在后面等候着。

于富贵等人也是手捧木匣回到赵烈的身后肃立。

其他所有的军兵都是依次上船,从商船上捧下阵亡军兵的衣冠回到码头还是依次列阵。

整个码头和战船上除了军兵们走动的声音就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所有船上和船下的军兵们都是正容肃立,整个码头和海港根本不象是有数万军兵的样子。

当两艘盖伦战船上的所有阵亡将士的衣冠都被迎候下来后,三个战兵大阵又恢复了齐整。

“兄弟们,本将带着你们回家了。”赵烈虎目含泪高喊一声,当先手捧木匣向着大营走去。

赵烈身上的沉重没人能了解,因为破虏军这次重大的伤亡还是在他的军令下出现的,也只有他明白他带给这个世界多大的改变,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是,他是救助了数十万的难民,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而这些辽民和山东难民对他和赵家感恩戴德,甚至几乎家家供奉他的画像,因为他们不再颠簸流离不再被迫卖儿卖女,过上了富足体面的日子。

但是赵烈心中清楚他也是利用这些难民整训出了大明第一强军,这支强军随着他的军令四处征战,可说破虏军的这十年就是血染战袍的十年,几乎没有太多的闲暇的时光,这支强军的赫赫威名是用军兵们的鲜血和敌人的头颅铸就的。

从本质上这些军兵百姓不欠他什么,双方其实是各取所需。

但是这句话他只能埋在心里,因为前面还有大战等着他和破虏军,那是场只许胜不许败的决战,他需要这支强军为他为华夏迸发出最无畏的精神和最强悍的战力。

赵烈当先出发,所有的军兵随着赵烈的脚步整齐的向着军营进发。

所有的军兵都是涌起对赵烈的崇敬,在大明有这样的大帅吗。

为军兵发下足额粮饷和奖励,帮助军兵成家立业,为伤亡的军兵给予大笔的抚恤,看望受伤的军兵,为阵亡的弟兄们抬棺。

大明的地界里有一个算一个,有这样的将主吗,有这样的主公吗。

所有的军兵都是跟从赵烈默默肃穆的行进着,心里却是有团火,他们知道即使他们将来有为国捐躯的一天,身后的荣光自有赵大人看护,那还怕个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近家情怯

赵海明看着赵烈率领着数千将士走向军营,他看着港内战舰上所有肃立敬礼恭送赵烈等人离去的水师军兵们,赵海明的心里充满骄傲,这就是赵家的子孙,这是大明军神,我赵海明的次子。

赵烈自小很是顽劣,但是从十余年前仿佛开了窍般,同以往只是知道疯闹不同。

赵烈用他往往是匪夷所思的想法打造着他的部属,从一个小小的船头到千总、卫指挥、都指挥使、总兵大帅,部属从百余人到千人万人到如今的水步军的十万余众。

这个次子带着他的嫡系麾下先后击败凶残的建奴、倭人,纵横海上击败了大明十多年间都无可奈何的西夷人,功绩不但远远超越了赵海明,就是名满大明的戚爷也是有所不如。

赵烈的很多统军之法赵海明无法理解,甚至有所腹诽,比如如此高的军饷和奖励,以及厚重的抚恤,简直是压在赵家身上的几座大山,让赵家喘不过气来。

但是如今面前这个场景告诉赵海明,如果赵烈一声令下,他麾下的军兵能同他共生共死,敢于挑战任何的强敌,敢于同建奴横刀立马,这就是付出得到的丰厚回报。

赵海明今日方才在码头上对自家的儿子真心真意的拜服,无碍乎自家的次子能成为大明的军神,确是能为常人之不敢为不能为,登莱军顶礼膜拜的新军神。

赵秦氏和亚历山德拉则是女人心肠,看到如此多的军兵阵亡,此时都是泪水涟涟了,在她们看来又是不知道多少女子失去她们的男人和儿子,女人都是极为感性的。

张环此时在王坚号的甲板上远远的遥望着赵烈带领的军兵带着阵亡者的衣冠离去。

张环没有想到赵烈能亲自迎送阵亡军兵的灵柩,虽说只是衣冠不是尸身,但是很多明人忌讳这个,躲之不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