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站在审讯室外,点燃了一支香烟。
透过袅袅升起的青烟,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扇紧闭的门。
罗老刚才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建军同志,让我们单独谈谈。”
一位同来的老干部走到王建军身边,叹了口气:“建军同志,让你见笑了。
仨儿这孩子……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他长大,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王建军深吸一口烟,沉声道:“首长,我能理解三爷……不,他的心情。
七岁就目睹全家惨死,这种创伤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是……”
他顿了顿:
“他把个人的悲剧无限放大,以至于看不到这个社会上更多的光明面。
我觉得这是非常平面的。”
老干部点点头,眼中泛着泪光:
“当年他父亲把伤员藏在地窖里。
他母亲连夜为伤员熬药,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可惜啊,仨儿只记住了仇恨,却忘记了家人的大爱。”
审讯室内,罗老在三爷对面坐下,仔细端详着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仨儿,还记得你第一次来四九城,住在我们家时的情景吗?”
罗老的声音很温和。
三爷,不,张玉龙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记得……罗伯伯带我去广场,还请我吃了冰糖葫芦。”
“那时候的你,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罗老叹息道:
“你爹娘他们如果泉下有知,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该有多痛心!”
张玉龙突然激动起来:“我父母?他们早就死了!
就是为了救你们的人!
可是你们呢?
你们建的这个新社会,真的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吗?”
罗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这是你父亲当年的日记,我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
你从来没有看过吧?”
张玉龙愣住了,他确实从未见过父亲的日记,甚至不知道有这东西。
罗老翻开一页,缓缓念道:
“‘今日收留了几名伤员,明知危险,但为国为民,义不容辞。
若有不测,只愿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张玉龙的双手开始颤抖。
罗老又翻了几页:
“小日子在村外活动频繁,为防万一,已将地窖重新加固。
为了抗战胜利,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别念了!”
张玉龙猛地站起来,泪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