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黄河秘闻录陈九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帮忙(第2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帮忙(第2页)

在我们大河滩的民间传说里,流传着很多很多山精野怪之类的故事,老人们都说世间有八大妖仙,妖仙要是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就能够附体控物。所以有时候偏僻的村子里有人突然失心疯了,不知所言,疯疯癫癫,村里人就会认为这些人肯定是被什么东西给附体,需要请神婆来做法,把附着在身体上的东西给请走或者赶走。

这些传闻流传的久了,就会让人感觉附体是一种很阴邪的手段,不仅仅是妖仙,就连一些污秽的脏东西,一样能够附体作祟。

大约是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两个从京城雍和宫出来的大喇嘛,专门横穿全国,徒步赶回西藏。这可能算是一种游历,也算是一种苦修。这两个喇嘛来自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途径黑泥谷的时候,受到当时孟津县县令的邀请,开坛讲法。中原腹地的人信奉中国传统道教以及在中国演变了千年的大乘佛教,俗人不识噶举派。两个喇嘛以身做法,显现了藏传佛教密宗的至高法门。

这些事儿我没有亲眼得见,都是听那些凑热闹的乡亲讲的。他们说那两个大喇嘛有莫大的神通,其中一个,能做法叫刚刚死去的人复生,复生过来的人会说话会走路,能吃能睡,震动当场。

当时我年纪小,乡下的村民风传的时候也以讹传讹,把事儿越传越玄,其实,那两个大喇嘛并非真的能令死人复活,他们所展露的,是噶举派传世的那若六法中至高境界的“迁识”以及“夺舍”。

藏传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人的死亡,只是承载灵魂的躯壳腐朽了,并非真正的死亡,中国道家亦有相同的理念,灵念不消,神魂不灭。一生修行的大神通者,无论羽化或者圆寂,都只是肉身的逝去,他们的灵念和神魂依然是存在的。

那若六法中的迁识与道家的夺舍,皆是以自身灵识占据另一具躯壳,主导其言行。夺舍和附体不可同日而语,眼前这个瞎老人不仅瞎,而且哑,他就用灵识驱使这条小狗,口吐人言。瞎老人看着就是中原内地人,但他所施展的手段,跟那若六法中的迁识夺舍有异曲同工之妙,绝非一般人能够掌握的。

看着瞎老人,我心里又是紧张,又是纳闷,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外家的功夫已经变成了鸡肋,可有可无,比我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他把我叫过来,又能替他做点什么?

“我身无余力,不能动了。”瞎老人不开口,只是驱使着蹲在地上的小狗对我说道:“只求你帮我个小忙。”

“好……”我只觉得心头涌动着莫名的失落,瞎老人必定是个高人,但是此时此刻,他连一个普通的乡下人都不如,甚至动动手指亦很困难,如同一条被困于浅滩的蛟龙,一身神力却没有施展的余地。

他可能真的是老了,不能动了,我眼下虽然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可走,但岁月不饶人,过上五十年,六十年,我也总有老去的一天,即便这一生苦苦的拼搏,修来一身惊世骇俗的好本领,可是却也逃不过时间的侵蚀,将来,我亦会像这个瞎老人一样,连动动手指的余力都没有吗?

“我不知你姓甚名谁,但我却知道,你心怀坦荡,正气浩然。”小狗替瞎老人说着话:“不瞒你说,我蛰伏了一冬,体弱如虫蚁,心术不正的人,我不会开口求他。”

“我能做点什么?”我想着瞎老人说的都是实话,这个老头子眼睛虽然看不见东西,心却比眼睛更管用。

“劳烦你,将这根麻绳,系到这棵树的树顶。”瞎老人吃力的轻轻挪动了一下身子,从腰下取了一盘细细的绳子:“要系到大树最顶的树尖上。”

我接过绳子,不明就里,这盘绳子和筷子粗细差不多,麻丝中夹杂着一缕一缕细如毛发的铜丝。我从小就爬高上低,掏鸟蛋捅马蜂窝,如今身上有力气,还有点功夫,多高的树都不在话下,只不过不明白瞎老人要我做这个是为了什么。

“年轻人,只是请你帮这个忙,我身无余财,没什么可酬谢你,你若肯帮,就帮,若心有疑虑,我亦不会怪你。”

“我不要报酬。”我定了定心,拿着绳子揣进怀里,卷卷袖子,抱着面前的树就朝上爬。这个瞎老人不能动弹,却不是普通人,他既然这么请求,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树很高,却难不住我,不多时就安安稳稳的爬到了最高处,我把麻绳结结实实的系到树尖儿上,又出溜出溜的爬了下来。

“麻绳已经绑好了。”我看着瞎老人,总是对他有那么一点说不出来的敬畏,我毕竟少年心性,就算面对大头佛那样凶残蛮横的人,脑子一热也敢顶撞动手,可是面对瞎老人,我连一句多余的废话也说不出。

“年轻人,多谢你了。”瞎老人温和的道了谢,说了一些闲话。他可能真的是一个冬天都足不出户,对外面的事所知不多,问我诸如冬天雪大不大,河滩的渔民日子好过不好过之类的琐事。我一五一十的答了,心里却越来越好奇。

这个瞎老人,他究竟是要干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