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万一李半夏心狠手辣,吴主任不死也得死,到时候完全可以推到他身上。谁让他带走了医院邀请的专家呢!
至于那人到底是不是专家,还不是医院说了算。
一念到此,张队倒抽了口凉气,脸上很快露出和蔼的笑容:“李院长,既然这位先生乃是县医院邀请的名医,我看还是救人要紧,至于打架斗殴,最多就是治安案件,算不得大事。哈哈,李院长先忙,我们先走了。”
说罢,他朝身后摆摆手:“收队。”
“张哥,你不能走啊!”
看见张队要走,吴少顿时急了,赶忙追了上去。
“吴少,吴主任可是在县医院,那人又是医生,现在实在不适合动手。不如……”
在吴主任未死之前,张队明显不想得罪吴少,边朝外走边低声解释。说到最后,声音渐渐消失,而他们也消失在了电梯内。
陆离转头看了眼,颇为无语的摇摇头:“那张队倒是聪明。再墨迹下去,我就要教他做人了。”
李半夏听得一愣,不由劝道:“陆先生,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里毕竟是淮北县,张队平时倒也不错,只不过这种事,谁也没办法。”
陆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转身朝病房走去。
虽说收拾东西,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可收拾。
半小时后,陆离和李慎一离开了医院。
至于住院费用,李半夏根本连提都不提。
而陆离想到即将传给李半夏夺命九针,价值无法估量,同样没有再说。
淮北县县城不大,那辆奥迪a6行驶了十多分钟,刹车停下。
陆离推门下去,瞥见医馆门楣上的牌匾,不觉张了张嘴,脸色变得古怪起来。
第四百三十章义诊七天
和安堂。
李和。
在医院见到李慎一的时候,李慎一只说先祖李和,既没有说李和创建了和安堂,也没有说夺命九针。
当初陆离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人物,毕竟李姓乃是全国四大姓之一,就算放在清代,那也是大姓。
古往今来,李姓名医更是数不胜数,重名相当正常。
当然,李氏名医中,论起知名度还要属《本草纲目》的作者,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
李氏后期出现的名医,多半都和李时珍有些关系。准确来说,大部分都是李时珍的后裔,就连李和都不例外。
家族传承,在某些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陆离注视着和安堂的牌匾,渐渐陷入回忆。
李慎一察言观色,不由得有些好奇,更多的却是骄傲。
他指着牌匾,一脸自豪的道:“这牌匾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那是先祖李民亲笔所书。他在慈禧太后年间担任过太医令。”
“过于圆滑,失之锐气。”陆离不客气的道。
“额?”
李慎一听得一愣,心中隐隐多了些不满。
李民先祖医术精湛,从不卑躬屈膝,不然也不会得罪太监李莲英。
就这样的人物,用圆滑来评价未免过分了。再说,那可是李慎一最佩服的先祖之一,自然不希望被外人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