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挖多长时间啊?”他像是对小P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很快,现在有小型挖掘机,一个人就能操作。还有盾构机,都不用人工了。我们只是用铲子挖了最后几米。”前面一个战士回答。他用手电照着地面,几个人沿着一个很陡的斜坡,慢慢地往下走。
大约走了20米,到了斜坡底部,地道开始呈水平走向。又过了30米左右,通道旁边出现了一个大洞,能容纳20到30人,是藏兵洞。小P觉得阿布·乌拜达这只队伍,昨晚肯定是藏在这里的。走在最前面的战士,摸索着打开了灯。人们的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
队长把战士们分成三组,第一组在车厢里,负责把尸体往下送,第二组负责送到洞口,第三组在负责把尸体运到大洞。一组两个人,剩下的人担任警戒,替换。
好不容易把所有的尸体运到了洞里,地道里的人累的已经是一身大汗,急忙爬出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
“是不是通风口堵死了,里面怎么那么闷呀?”有个战士一边喘着大气,一边向队长抱怨。
突然,从雷伊姆军营那边,发了疯似的,顺着34号路开来三辆车。前面逃命的,是两辆白色皮卡车。
“是卡桑旅。”有人眼尖,一眼看出。此时皮卡车顶上的机枪,已经歪到了一边,不见了机枪手。后车厢里的人,都趴着,蜷缩着。
后面索命的,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一辆RAM轻型轮式装甲侦察车。一边追赶,一边用机枪打前面的皮卡车。
两辆皮卡车刚开到队长他们下公路的地方,就被机枪打中了,翻滚着朝队长这边冲了下来。装甲车随后赶过,停在高处的公路上,从射击孔里打出串串子弹,射杀从皮卡车里逃出来的巴勒斯坦人。
“喂!喂!你们快往我这边跑。”突然,那个去开警车的阿布·乌拜达战士,从一个沙丘后面探出半个脑袋,朝四散奔逃的卡桑旅战士大声喊,不断地挥着手。
于是,两辆车上的人,从地上爬起来,拼命往阿布·乌拜达战士这边跑,汇合后又拼命往地道口这边跑。
装甲车上的机枪,又吼叫了起来,不断有人中弹倒地。与此同时,后面车门打开,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国防军战士跳出来,跑下公路,追杀过来。
“操家伙,咱们去接应一下。”阿布·乌拜达队长没有片刻犹豫,顺手抓起一只AK-就冲了过去,其他人也纷纷跟着他冲了过去。
很快,以色列国防军战士追杀的脚步被挡住,双方共同构建了一条火线。装甲车上的机枪子弹,贴着人们的头皮飞过去。同时,释放了一架战场侦察无人机。卡桑旅没死的战士,一点一点地爬过火线,队长让他们向洞口那边爬。
队长正想下令交替掩护撤入地道,这时候一架CH-53直升机从雷伊姆军营那边赶了过来,显然是装甲车里的人,通过无人机,发现了地道口,赶紧呼叫直升机增援。
很快,直升机就用机枪,封锁住了洞口,一个卡桑旅战士被子弹击中,头和上半身在洞里,下半身留在了外面。其他人只好躲在卡车后面。
“怕是回不去了。”一个不详的念头涌上队长心头,也涌上所有人的心头。
双方对持,火线稳定下来。但队长看到,装甲车开始转弯,试着下公路,朝自己这边杀过来。
“你过去看看,还有***吗?”队长一边射击,一边向身边的一个战士喊道。
“还有一发。”过了一会儿,那战士拖着一个火箭筒爬了过来。
“太远了,等冲过来再打它。”队长想。
可能是考虑到巴勒斯坦人有反装甲武器,以色列装甲车没有靠得太近,只是用机枪进行火力压制,同时和直升机上的机枪一起,封锁住了洞口。
双方又僵持了大约20分钟,又有一架CH-53直升机,和两辆Eitan重型轮式步兵战车,从军营那边被掉过来增援。
“先战场遮断,让你跑不回去。然后打路上的移动目标,逼着你龟缩到一个个据点里。最后是清剿,集中兵力和重武器一个个拔掉据点。”队长很清楚对方的这一套打法。
他看了看身边的人,大约还有十多个活着的。一半是自己人,一半是卡桑旅的人。
“你们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队长一边射击,一边大声地问卡桑旅战士。
“我们营长带着人质和缴获车辆,还没到隔离带,就被犹太人的飞机大炮拦住了,一半死在路上,一半被围在一个边境哨所里,估计现在也是凶多吉少了。我们几个落单,看冲不过去了,只好往雷伊姆军营那边撤退,结果发现军营也被围住了,根本进不去。发现这边没人,就往这边跑。本来是三辆车,没跑多远一辆车就被打翻了。”那人惊魂未定地说。
“现在,每个活着的,都找个死了的,背在身上。找到的,就往洞口里爬。找不到的,跟我继续打掩护。”队长下了命令。
下午5点。
两架F-15I战斗轰炸机从头顶飞过,国防军战场指挥官,赶紧呼叫空中支援,于是一架飞机又飞了回来,开始在战场上空盘旋。
“坏了。”阿布·乌拜达队长抬头,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天上的飞机,看了一眼正在坠落的太阳。
盘旋两圈后,F-15I投下来一颗美国雷神公司生产的GBU-27型“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炸弹先推开一个正在往里面爬的卡桑旅战士,然后轻车熟路地进了地道。
炸弹钻得很深,最后从下往上,把地道口里面、外面的活人,死人,工兵铲,AK-突击步枪,PG-7VR型***,木板,钢板,卡车,一起搅碎,拌上沙土,“轰”地一声,拱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