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长江流域的棉纺织行业在明清时期极为发达,松江府更是有衣被天下的美名。
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堪称明清时期的着名商标。
在地理范围上,松江府区域大体对应汉朝的会稽郡。
陆鸣去解救矿奴的时候去过那里,和后世完全不一样。
从地理学角度来讲,长江三角洲是冲积型平原,现在的松江府区域还处于不断地冲击之中。
要等到宋朝时期,松江府的大体轮廓才能基本稳定下来。
那已经是大概一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陛下,会稽郡还不是后世的松江府,但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不适合种玉米和水稻。
很适合种植土豆和红薯,花生、大豆也很适合。
会稽郡相对其他地区地广人稀,有很多地方尚未开发,可以为种植棉花找到更多的田地。”
开发偏远地区,对大汉来讲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松江府日后名满天下,但是在大汉,这片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区域。
“想个办法,鼓励开荒。”
刘彻当然有鼓励开荒的办法,免税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刘彻要问的,是历史上更有效更有名的办法。
“陛下,明太祖朱元璋有个政策,名为用不起科。”
朱元璋的文治水平受到很多质疑,但是他在位期间,明朝百姓的田税是三十税一,和文景之治时期一样。
但是和汉文帝不同的是,朱元璋的轻徭薄赋是真的能够落实到百姓身上。
汉文帝对豪强地主没什么作为,即便只收三十税一的田税,但豪强地主收的多,百姓实际上还要承受十税五左右的田税。
但老朱的暴脾气,把豪强地主杀得人头滚滚,轻徭薄赋才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
除此外,朱元璋还有一项更加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就是永不起科。
在特定区域,百姓开荒达到一定面积后,新开肯的田地永远都不收田税。
在古代王朝,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情。
靠着这些政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朝的国力就从元末乱世中恢复过来。
“用不起科……”
刘彻嘴里默默重复了两遍,“能坚持下去么?”
陆鸣摇头,“朱元璋在位期间自然是能坚持下去的,后来明朝的财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项政策就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