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态度,也代表了学界对林豪的排斥,
可咱要帮林豪修复好名声,学界的态度至关重要,
必须得他刘三吾亲自动笔,
“还有林豪,”
“咱说了,林豪才是首功之臣。”
刘三吾也意识到皇帝是有意给林豪“长脸”,
但他却过不去自己心里这关,
让老夫写夸赞林豪的文章,
岂不是向整个学界昭告,老夫是支持官员狂悖无礼的么?!
绝对不答应!
圣意不能忤逆,老夫有条件执行,
“是!老臣一定公平公正的写。”
“咱说了只写好的一面就行。”朱元璋哪里听不出刘三吾的话中意,顿时冷下脸,
但他转念一想,
文人们都是犟种,
逼迫得太过,对方不认真写,反倒不好,
反正自己是要最终把控的,
到时候删改掉不合适的内容即刻。
“行了,”
“你尽快写好,呈奏上来吧。”
刘三吾顿舒一口气,拱手道,“是!”
他对自己的才学和文笔,有绝对的信心,
根本没想过皇帝动了删改的小心思,
毕竟这没有过先例,
过往出自他坦坦翁之手的文章,从来都是终稿。
见朱元璋端起茶杯,
刘三吾很识趣的拜道,
“陛下没其他旨意,”
“那老臣求请告退,以尽快写好记文。”
。。。。。。
刘三吾走后不久,
朱元璋见大明皇帝的日常集会时间将近,
便吩咐摆驾太庙。
就在他站起身准备出门时,
朱允炆步入内间,躬身行礼,
他的身后,几名随侍内侍,每个人都捧着一大堆奏疏,
“孙儿拜见皇爷爷。”